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第三名也被一个人占据了,而且每次都能精准控分,刚好比第四名高三五分,也算是他们年级一道奇景。
*
妈妈趁着吃饭的时候宁嘉安考上实验中学高不高兴。
宁嘉安嘴里正塞着一块很扎实的肉,听到这个问题后,他草草嚼了嚼这肉就想往下咽,差点给自己噎住。
“挺高兴的,之后可以继续和晓康呆在一个班了!”他微笑着说。
爸爸问:“没了?”
“嗯?”宁嘉安歪了歪头,又拧着眉毛想了会儿,“应该没有了。”
妈妈说:“不亏是我的儿子,考上咱们这儿最好的高中照样这么淡定。”
坞城实验中学是坞城最好的高中,拥有自主开设提前招生的资格。
提前招生是一种特殊的招生制度,目前正儿八经开设提前招的只有当地最好的两所高中,好一点的那所是实验中学,差一点的那所是坞城第二中学。
至于第一中学,宁嘉安听自己老妈讲过。第一中学在二十年前还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但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没落了,实验中学和二中反而起来了。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要是考上一中,我也是没有意见的。”妈妈眨巴眨巴着眼睛对宁嘉安说。
爸爸出来拆台,“你妈妈就是一中毕业的,你要是成了校友,她当然开心啦。”
这顿饭吃得很愉快。紧接着宁嘉安在心中默默补充了这个念头,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吃的每一顿饭都挺愉快的。
饭吃完的时候妈妈猛地想起来什么,对宁嘉安说:“儿啊,你寒假没了。”
虽然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听妈妈再说一遍,他还是感受到了淡淡的忧伤。
*
“坞城实验中学站到了……”
宁嘉安从地铁下来,顺着自动扶梯重回地面的时候,刚好下午三点半。
光看温度,这座南方小城的冬天似乎说不上多冷。但是南方的冷不靠温度,靠的是湿度。饶是宁嘉安已经穿得很厚实了,还是被扑面而来的北风吹得一激灵。
好在今天还有点太阳,稍微让他暖和了一点。
他背着书包从斑马线穿过马路,然后在校门口站定。
金光闪闪的“坞城实验中学”六个大字整整齐齐地排在门口,边上站着一个清癯的老大爷,看着装大概就是学校的门卫。
门卫大爷看着一把年纪,头发花白,但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看见宁嘉安,问:“是来报道的孩儿吗?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给我看一下就好。”
宁嘉安应了一声,麻溜把书包从背后转到身前,从里头掏出了一张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
门卫大爷扫了一眼录取通知书上的照片,再看了看宁嘉安的脸,大手一挥,放行了。
“沿着这条路走到底,右转第一栋楼就是了。”门卫大爷顺便指了个路。
宁嘉安顺着学校主道的人行道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学校。
上次他来考试的时候还是深秋,这条路两侧的树要么常青,要么顶着一头的红叶子。一段时间没见,小半的树都秃了。
他沿着主道走到底,右转走了没一会儿,就到了教学楼边上。看到这幢楼外墙上的字——“致知楼”,宁嘉安就知道自己找对地方了。
他们班级的教室安排在三楼的角落,和办公室刚好是对门儿。他暗暗腹诽:老师们过来逮人会很方便吧。
何止是方便,怕是教室里稍微闹腾点都能直接把老师招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年竞赛班都有这种和办公室挨着的待遇。
宁嘉安看到教室的门开着,就径直走了进去。距离正式报道稍微还有一点时间。教室里已经快要坐满了,大家三三两两地聊着天。
这个教室应该是腾空后专门打扫过了,除了一点浮灰,看着非常整洁。而且每套桌椅都单独放着,完全没有同桌一说。
他在看了看讲台桌,桌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电脑这会儿也关着。
宁嘉安一抬头,就看到梁晓康朝他挥手。
他走了过去,坐到了梁晓康左边的空位上。
“你终于来啦,刚刚好几个同学想坐这里,我都腆着脸说有人了。”
梁晓康长出一口气。
宁嘉安正准备说话,忽然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以聊天的声音都像被按下了静音键,一下子没了。
他朝前看去,一个老师双手抱着一沓资料,快步迈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