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知道,杨爷爷家就剩他一人了,媳妇又刚生。他一个人,既要挣全家的饭钱,还要照顾刚生产完的娘两,分身无暇。
可能是恻隐之心动了,直接就留了一袋粮食给他们!这跟留了一小箱的金元宝有什么区别?!
挺过来的杨奶奶和杨爷爷直到现在还老叨念着,说他们是再造父母都不为过。
一到逢年过节,就让杨爸拎着礼品,跟着去人家家里头拜访走动,拜谢。
后面二老年纪大了,这事才完全放手给杨爸去跑,但送过去的礼品还是要他们亲自挑的。
现在不年不节的见到熟人,杨奶奶惊讶,还是惊喜道:“六妹,你怎么来啦?”
“我本来就想找时间来你们家走走看看,顺带拜拜老祖,跟他说,谢谢他保佑,让咱们家又出了一个高中生。”
杨奶奶闻言也为小姐妹感到高兴,笑得跟一脸褶子都舒展开,“是该要谢谢,你家又出了谁啊?”
“还不是我家那小孙子,考一次就上了!哎哟,喜的我家那个立马就说要摆酒,我连忙给劝了回去,说祖宗还没告呢,你就急,急什么急,看下回还保我们家吗?”
杨奶奶听的连连点头,“是极,咱应先拜祖宗,告诉他们先的。”
六姨赞同的点点头,当初他们家也正穷着呢,幸好家婆是个经验极其老道的接生婆,在这方圆十里都极有声望。
有不少人为了保大人和小孩,都会花重金来请她出手,倒也让他们家过的还不错。
后来她心善,给了一个流浪汉一碗大渣粥,那个流浪汉为了报恩,说她媳妇家的祖坟葬得极好,如果能常回去拜拜,顺带对本家的人好点,她们家也能沾点祖宗的庇佑,旺旺他们家,让家里头多出几个读书人。
当时她看流浪汉神神颠颠的,说话都没一个靠谱的样,就觉得他就是在喷胡话。
她都嫁出来,祖宗还会保佑的她家人?都不跟祂同姓的,糊弄谁呢?
但她家婆常年给人接生,对于这种缘分还是很信的。
觉得这是老天爷给他们家的指点,不是心善的人家都遇不上这些箴言,对于流浪汉的话直接奉为圣旨。
挑个了没活的时间,带着媳妇就往她的本家赶,谁知道,居然还真的就撞上了杨奶奶在生产,就帮了一把。
后面知道了她家的祖坟,还一直有人家收拾,上供,就让她家婆对流浪汉的话,更加深信不疑。
再后面,他们家作为千军万马中赶考的一家,就真的出了一个高中生!
这对整个镇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荣耀!
就让她家婆对当初遇上的那个流浪汉,不知是不是随口糊掐的话,就更信奉了。
还老嘱咐,让她逢年过节,不管有没有事都要回本家给祖宗上上香,让祂们吃的好点!
比她媳妇还像杨家本家人!!
“我正打算,来了这回,再等过两天,端午的时候,再过来给祖宗们上柱香,大侄子就上门了,我还说哎呀,这是什么亲戚之间的缘分?一个念头居然就通达了,他就出现在我家了,
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是有事来找我的,他问我,有没有人能推荐来干活?
我奇怪,他要什么推荐?你们镇会没有?
就听见他问我,我镇上有没有空闲的,干活利索点的老实妇女,能来你们家帮忙干家务,打理家里,
我就奇怪,你们镇没有合适的妇女吗?怎么去到我们镇去找?”
杨奶奶板着张脸看向自己儿子应和道,“对呀,你又要干嘛?怎么又要请人?我们镇上没有合适的人了吗?”
杨爸这才得以无奈的摊手手,“本来是有的,但都被我们的厂子,还有附近的工厂给收去干活了,他们给的工钱多高啊,我哪里还能挖得出人来,给咱们家这边帮忙,
我就想着,我要人来干的活也不重,就两个镇先跑着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反正我要求又不高,就找个人来给您搭把手,干点家里活而已,也给不了几个钱的,我估计能找来,也就只能找出像六姨婆这样五六十岁的来,干不多,但起码能干,不用您这么辛苦。”
六姨听到这里就心动了,他们家之前一直都是靠着家婆挣钱的。
至于家里的公公和老公?
前一个早就没了,后一个在早些年外出打鱼的时候不慎搞断了腿,早就只能在家里头躺着,或在家干点轻省的活,要不是家婆能干,家都要散了。
可要不是这么的糟糕情况,也轮不到她一个一穷二白,浑身上下只剩清白和勤劳能干的好名声的小女人来嫁,多的是人家能给他们家挑。
要知道,光是她家婆这一手接生的手艺,就是县里都闻名的,多的是人抢着来请,家里怎么会缺钱呢?
更不会缺他们家这种,原先是地主家的亲戚,成分不好的人家来攀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