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坐在江澜眼前的这些人,有老有小,都赤着脚,穿破烂的衣服,围着头巾。他们手抱着脚踝,头靠在树上。
老人的脸,在汽油灯的照射下也没有分毫血色,只黝黑黝黑。他们微张着嘴,眼中混沌,脸上的皱纹堆积成纵横的沟壑。小孩子紧皱着眉头,面上只有悲伤,看不出一丝一毫童年人的无忧无虑。
繁华的尽头是无尽的黑暗,江澜见惯了战争,也不由得被他们深深触动。看着眼前的一切,她缓缓闭上眼。江澜,还无能为力……
一夜无梦,至第二天清晨,月亮还依稀可见身影的时候,江澜被周围人吵醒。良好的作息习惯使她迅速恢复清明,从水井打水,简单洗洗漱,看着其他工人从工头肮脏的手中接过半块黝黑发硬的馒头狼吞虎咽的吃下,她面上不显,心中却无法接受,随便将发给自己的硬块递给旁边瞪大眼睛的孩子,江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此时的华北,长城抗战还未开始,塘沽协定签尚没有签订,西北军二十九军仍然驻扎长城以北,但东三省实际上已经完全落于东瀛之手。在北平,天津一带,中国军队也分布了兵力。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此时正在带兵训练。
士兵有优秀的军事素养,良好的装备,才能战胜东瀛军。而二十九军装备落后,人民党政府显然把他们当成炮灰。只有不断提高士兵军事素养,才能更好的保存实力,打败东瀛军队。
张自忠深知此点,在他担任三十八师师长期间,三十八师全体官兵作战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兵进部队三年,即使原本目不识丁,现在也可以写一封家书了。他不仅注重文化培养,更教导士兵不能欺压百姓,不能嫖赌,注重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和身体健康。
江澜对此感到敬佩,张自忠将军治军严明,作战勇敢,在当时的人民党军队中当真算的上一股清流。
一天的工作终于完成,江澜闭上眼,躺回树下,暗自思索:不知道自己能否结识张将军,又能否挽救他的生命。
孤身一人来到这样的时代,如浮萍般漂泊,无依无靠,江澜也难免心中彷徨。她睁开眼,满天迷人的星光,会有属于自己的一颗吗?江澜不愿再想。
一日繁重的工作让江澜有了些困倦,而从帝国元帅到码头工人的极大落差,更让她倍感无力,她不想再等下去,一定要想办法混上船只,前往天津。或许只有重回军队,才能让自己好受一些吧,江澜慢慢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