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生态药社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生态药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文茵将自己随祖母来京寻亲,不幸感染时疫,祖母因病离世后,她们姐弟被姑母遗弃在静缘庵。为了活下去她便带着福田院里的流民,从一碗米粉开始创业的故事娓娓讲述给绿珠和秋月听。

“起初我们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跟丰收村的村民做交易,赚个差价,盈利有限,能养得起的员工也只有少数几位,张二嫂、阿萍她们便是最早的创始团队成员。静缘庵作为福田院收留了不少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之人,大家都想有口饱饭吃,是以为了增加米线作坊的收入,我便决定将业务范围拓展到朱仙镇,岂知来朱仙镇的第一日便与樊楼范家的小娘子结了梁子。”王文茵笑眯眯看了赵元宁一眼:“还是多亏赵四郎仗义执言才得以摆脱。”

绿珠用欣赏的目光看向赵元宁,把赵元宁看得很不好意思,脸一红,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难怪白记米线坊要针对你们,听闻白记背后的老板白起正是樊楼范家大娘子的妻弟。”绿珠忿忿不平。

“那是后话,我也不清楚白记针对我们是否同范小娘子有关。”王文茵摇了摇头道:“从朱仙镇回来后,我便改造了米线作坊的生产工艺,将原先不易运输存储的鲜米粉改制为干米线。为了推销我们自己生产的干米线,我又让阿萍他们一家来朱仙镇摆摊卖米线。米线较之寻常所见的汤饼更爽口弹牙,加上市面上还无人知晓干米线的制作工艺,于是我们的米线作坊便顺利同朱仙镇上的米粮商签了不少订单。”

“为了增加干米线的产量,我又投资修建了新的米线加工作坊,鲁大他们这些流落到丰收村的外来户如今都成了米线作坊的生产主力。”王文茵轻描淡写将鲁大他们偷米线被抓最后成了米线作坊员工一事一笔带过。

鲁大自己却嗫喏道:“说来惭愧,当时我娘子刚生下孩儿,实在太饿,孩子没奶水,我……我便去静缘庵偷了小娘子的米线……小娘子非但没怪罪,还让我将功补过。小娘子同文家七衙内一道出资为我们建造可遮风避雨的茅草屋,帮助我们开垦荒地,兴修水渠,还给了我们大家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激小娘子。”

鲁大说着说着又要下跪磕头,联想到王小娘子说过不喜欢人下跪,马上又打直了膝盖,尬笑道:“我们小娘子说做人要挺直脊梁,不能动不动就给人下跪。”

绿珠忍俊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小娘子说得对!做人就是得有骨气。”她眼睛看向赵元宁,好奇道:“不知道阿茵妹妹同赵四郎又怎会合伙做起了香料买卖?”

“说来也巧。”王文茵抿嘴笑道:“那日我同赵四郎偶遇后去药铺买香料,想顺便再帮阿萍她娘寻医问药,谁知药铺掌柜竟是四郎君。四郎君听闻阿萍她娘长年卧病在床,便提议去静缘庵帮她义诊,为了感谢四郎君,我便请他吃了用自制香料调制的原汤肉丝米粉。”

赵元宁至今仍对当时那碗原汤肉丝米粉念念不忘,“小娘子做的那碗米粉是我生平吃过最鲜香浓郁、弹牙爽滑的美味了。其中的灵魂肉丝原汤竟只是用一些由寻常香料调制而成的十三香增香提鲜,以我吃货的敏锐嗅觉,这十三香必能风靡汴京城。于是我便同她提议合伙开香料铺子,岂知小娘子不但善于调制香料,还会做香膏、香饼、香油、香皂之类的洗漱用品。”

绿珠又惊又喜,“想不到这些深受娘子们好评的香皂、香油、香膏、香饼竟然都是阿茵妹妹研制出来的!我这是捡到宝了,误打误撞同妹妹这般人才义结了金兰。”

王文茵脸一红,羞赧道:“姐姐,这些香皂之类的洗漱用品不是我自个儿研制出来的,是我从……呃……其他地方学来的,现学现卖而已,可不敢掠美。”

“甭管是从哪儿学来的,妹妹你可是做了件好事。旁的都还好说,就这香皂洗发水可真是太好使了。你是不知勾栏里的女子经常会遇到脏兮兮臭烘烘的男人,有了这些洗漱清洁用品可算是救了她们的命了。”绿珠一脸嫌弃道。

赵元宁面露局促,他虽对烟花之地的女子没什么偏见,平常也从不踏足声色犬马的场所,可听绿珠谈起这些勾栏瓦舍之地的风流韵事,多少会感到有些尴尬。

眼角余稍注意到赵元宁的反应,绿珠轻哼一声:“赵四郎这是嫌弃我们勾栏女子呢。”

赵元宁吓一跳,惊惶摆手解释:“绿珠姐姐误会了,我并无任何轻视勾栏女子的想法,我……我只是……只是从未涉足过……”他窘迫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绿珠见状噗呲一笑,撇嘴道:“逗你玩的,看你这样也不像出入烟花之地的人。”

“姐姐既早已脱离贱籍,为何还留在勾栏卖唱?”王文茵道出了心里的疑惑,“勾栏之地难免遇到轻薄怠慢之人,姐姐孤身一人怕是不好应付。”

“妹妹你有所不知,绿珠她是为了替人诊病才留在勾栏卖唱的。”秋月叹气:“勾栏之地并非人人皆是名角儿,烟花柳巷多的是苦命女子。这些苦命女子若是得了隐疾无处寻医问诊,只能偷偷找人开几贴药吃,若治不好便只能等死。”

王文茵不解地看向赵元宁,“难道药铺不接待勾栏女子?”

赵元宁面有愧色,嗫喏道:“并非不接待勾栏女子,只是大部分药铺坐诊的大夫皆为男子,女子学医本来就少,专攻妇产科的男大夫更是凤毛麟角。若是高门大户的娘子得了隐疾,自有太医院的专科大夫上门诊治,可寻常药铺坐诊的基本只有全科大夫,并不专精妇产科,对一些妇人的隐疾更是无从下手,是以……”

“四郎君所言非虚。”绿珠柔声道:“从我被叔父卖入勾栏之日起,便见过无数底层妇人身患隐疾后无药可治痛苦致死的惨像,是以跟随义父学医之初我便决心专攻妇产科。留在勾栏卖唱,一则是方便为勾栏女子看病,另一则是为了赚取银两。贫寒妇人哪怕是良家出身,得了隐疾宁可哑忍也舍不得花钱诊治,我定期会为她们出义诊,平日里再让秋月采购一些草药,自己配制药方便能为她们省下不少银两,减少因病致死的女子。”

王文茵闻言激动不已,一把握住绿珠的手,“太好了,姐姐,我同赵四郎正打算合伙投资一家药社,不如姐姐同我们一起合作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