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60章 第六十章 卡仕达酱

第60章 第六十章 卡仕达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娘子说得对,靠自己双手改变自己人生的感觉真的太好了!”张二嫂哽咽道。

周婆子虽然也感同身受,不过她觉察出王文茵的尴尬,立马打趣张二嫂:“二婶子,你可别煽情了,咱们今儿可是要做烤鸭哩,‘金陵酥不腻烤鸭’,你想吃不?”

张二嫂一拍大腿,自责道:“看我这糊涂的,差点儿把正事给忘了。小娘子,适才我在庵门口看到一个男人鬼鬼祟祟朝里头张望,不知在打什么鬼主意,一问之下才知道他是山下米线工坊新招的流民,叫老闫,说自己上山捡柴禾走迷了路。不过我看他那样子却不太像一般的流民,倒像是来路不明的探子,你可得防备着点。”

王文茵思忖片刻,道:“不打紧,回头找王大叔过来问问就知道了。”

张二嫂虽然还是隐隐担心,但见王文茵一脸笃定的样子,料想她必定早有防备,便也放下心来,嬉笑道:“那日小娘子说要我回来尝尝‘酥不腻烤鸭’,我已经馋了好些日子了,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王文茵也不客气,指着周婆子拔干净毛的鸭子,“那就麻烦婶子帮忙清理鸭子吧。首先第一步便是要将鸭子的内脏都掏出来,不过为了烤鸭的外形美观是绝对不能开膛破肚的。”王文茵拿起剪刀在鸭子尾部横着剪开,“从尾部这里将内脏小心掏出来即可。”【注1】

在王文茵的指点下,张二嫂将清水从鸭鼻子这里灌进去冲洗干净,清理完毕去掉鸭掌和鸭翅。随后在脖颈和胸口处各划开一刀,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油水流到鸭胸上影响外观和口感。最后从尾部塞一根芦苇杆子到鸭肚子里吹气,让鸭子皮肉分离,这样烤出来的鸭子皮会更脆。【注1】

“充气完后便要将鸭子吊挂起来,将钩子穿过鸭脖子便成。”王文茵用事先准备好的挂钩穿进鸭脖子,让张二嫂提着悬在灶台上,“接着第二步便是烫胚,目的是为了让鸭子表皮紧致,这样烤出来的鸭子才饱满好看。”【注1】

张二嫂单手提拎着沉甸甸的鸭子,道:“我算是明白了,小娘子做的吃食不仅味道好,连模样也得好看,是不是?”

“说对了!”王文茵眯眼笑道:“所谓色香味俱全便是用来形容食物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一应俱全的意思。美食美食,不仅味要美,形和气也是不可或缺的,权因人是用五感来品尝美食的。”

张二嫂似懂非懂点点头,手臂渐渐有些酸软,吃力地挤出一丝笑来,“小娘子说的是呢,美味光是看着就赏心悦目了,再添上诱人的香气,那还不得把人肚子里的蛔虫都勾出来。”

王文茵注意到张二嫂憋得发红的脸和颤抖的手臂,看了看四周,从院子里拿来晾衣服的竹竿架在灶台上方,让张二嫂将鸭子挂在了竹竿上。

“烫胚便是将烧开的热水浇淋到鸭子身上,每个部位都要烫到,烫的时候数四下,不能烫太久。”【注1】

张二嫂哎了一声,用葫芦瓢舀起一勺热水浇淋在鸭身上,心里默默数了四下。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刚刚还皱皮的鸭子经滚烫的热水浇淋后鸭皮瞬间收紧,仿佛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回春成了皮肤紧致满脸胶原蛋白的少女,皱皮的鸭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大肥鸭。【注1】

张二嫂烫胚的同时,王文茵也没闲着,她要调制一种涂抹在鸭子表皮上的灵魂挂浆水,抹了这层挂浆烤出来的鸭皮才能达到“酥而不腻”的效果。

现代人做“酥不腻”烤鸭,挂浆的主要材料是吉士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小苏打、麦芽糖、蜂蜜和清水。但在宋朝,土豆和玉米还没传入中国,而像吉士粉、小苏打这类现代食品工业产物,更是闻所未闻,所以王文茵必须用其他东西来平替这些材料。【注2】

没有土豆淀粉和玉米淀粉,那就用绿豆淀粉来代替。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可以用天然碱来代替,先前做肥皂用的草木灰水清液便是可食用的碱水。【注3】

不过这次王文茵打算用碱藻来代替小苏打。碱藻其实是一种海藻,将它晾晒干后研磨成细粉便跟小苏打一样富含碳酸氢钠,用来做小苏打的平替再适合不过。【注3】

至于吉士粉,也就是卡仕达粉,是一种由疏松剂、稳定剂、增稠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和淀粉组合而成的食用预拌粉,用在需要酥炸的菜肴上可以增加松脆感。若是将吉士粉与牛奶或者水混合搅拌均匀成粘稠的酱便是卡仕达酱(吉士酱)。【注4】

既然吉士粉加水可以成为卡仕达酱的平替,那就意味着自制卡仕达酱也可以替代吉士粉。而吉士粉的主要成分中的疏松剂,其实就是生物酵母,用来发面的,使烘烤后的面包形成蓬松有弹性的蜂窝状。做面食和面包之时加入小苏打也有跟疏松剂同样的效果,那就意味着碱藻也可以替代疏松剂。【注5】

至于吉士粉的其他一些成分,比如稳定剂、增稠剂、食用香精和色素这些对“酥不腻烤鸭”并无太大作用,不要也罢。【注4】

搞清楚原理以后,王文茵便用鸡蛋、麦芽糖、牛乳和绿豆淀粉按比例加入铜锅中,混合均匀后放到炉子上用小火加热,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混合液体直至变成粘稠的卡仕达酱。【注6】

刚出锅的卡仕达酱还没来得及放凉便有一位嗅觉灵敏的吃货闻风而至。

“小娘子又在做什么好吃的?”赵元宁嗅着鼻子钻进了灶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