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在古代烧瓷器 > 第25章 章节25

第25章 章节2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风而已,难不倒崔雁竹。

在河道的东侧就是一驾龙骨水车,这种水车有多个组成部分,由于节节木链似根根龙骨而得名。

其结构巧夺天工,适用于近距离的平原地形抬水,是作为灌溉工程的一种辅助设施。

龙骨水车的驱动类型可分为大致几种,有人力拨动,人力脚踏和畜力转动,面前的这架就是人力脚踏的。

崔雁竹登上几十厘米高的踏脚,抓住身前的横杠保持平衡,这样就可以开始踩了。

起初水的阻力比较大,后期在水的流动下,会变得省力不少。

饶是如此,一盏茶的时间下来,崔雁竹的背后还是出了一层薄汗。

效果很显著,龙骨水车的转动不仅使一波波的水流入了沟渠,正好滋润村民们种植的土地,也让石磨慢慢转动起来,发出碾碎黄豆的嘎吱声。

待黄豆被充分碾碎之后,崔雁竹把碎成渣的黄豆全都兜了回去,一星半点都没放过。

由于整体是比较湿润的,刚加入的水分都没有被蒸发掉,所以磨碎以后并不是粉末,而是呈现一种渣滓的糊状。

回到家中以后,崔雁竹再淋了一遍黄豆渣,现在的湿度还是不够。

没有浸出法制油的常用溶剂正己烷,她只能寄希望于单纯泡发的方式不会降低太多的出油率,保留三分之一就谢天谢地了。

泡好之后就是熬制了,崔雁竹把黄豆渣一股脑倒进锅里,加入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水,在温度的催动下,水逐渐烧干,一点点清亮的油浮了上来。

看起来简单,可是锅铲要在其中不停地翻动,一刻也不能疏忽,对手臂力量是一场很大的考验。

在水被烧干前,崔雁竹及时关火,在底部留下了一点水,防止油被烧黄,她小心地将上层的清油分离出来。

一竹筐的黄豆制出来了足足两大海碗,比起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崔母熬了一斤猪板油只熬出小半碗,这个产值简直增加太多了!

“这是做什么呢,厨房外面都在冒黑烟,别是把菜给烧糊……”崔二哥阔步回家,却看见本应无人在的厨房出了异样,只当是崔雁竹躺得太饿了起来做点东西吃。

等到走近一看,门缝边全是丝丝缕缕的浓烟,他拉开崔雁竹,指着两大碗油瞪大了双眼,显然这就是一切的缘由,惊讶道:“我的乖乖,这是什么东西?”

“是油啊哥哥。”崔雁竹打开门窗通风,很快制油时产生的呛人气体全都被吹散了。

“这油是怎么来的?苍天啊,妹妹你莫不是仙女变的,每次都能捣鼓出令人不敢相信的事情。”崔二哥捧起一个碗,那认真样儿仿佛能把碗底盯穿。

慢走两步的崔父崔母很快也进了厨房,崔雁竹大大方方把制豆油的方法一说,崔父满脸不可置信,“以前只看人榨过芝麻油,做起菜来格外香,就是量少,两斤芝麻榨出来堪堪九两,油竟还能煮出来!”

崔雁竹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所用的制成方法,家里其余三个人听得津津有味,重点的地方还让她重复了一遍,完整记了下来。

如果不是暮色四合,他们说不定都想直接拿着黄豆往石磨那里跑一趟。

“孩子她爹,快去问别家收点黄豆来,”崔母好像看到了满满一水缸的油摆在自己面前,“越多越好,咱们这是要发财了。”

崔雁竹看崔父背上了家里最大的一个背篓,火急火燎的就要出门,忙拦住,她知道事以密成的重要性,所以让崔家三人先按捺下蠢蠢欲动的想法。

“咱家只有一口锅,就是烧穿了都没法消耗这么多豆子啊。”她指了指崔父的背篓,刹那间恍惚感受到了自己手臂上的酸痛。

就一百五十斤吧,完全够他们全家忙活的了。

“而且这法子既然简单,那势必很容易在短期中被人学去,若黄豆买多了,油却无法卖出去,那这损失只能由我们承担。”

崔雁竹不是说不想让同村的人一起致富,像关叔关婶之流对她一直很好,她感怀在心,可是在生产和销售链还没建立起的短期内,她只能优先保证自家的产销。

等到拥有稳定的客源和渠道之后,就是时候告诉村里人了,毕竟共同致富总好过一家独大。

“那三妹你说怎么办,爹娘都听你的。”自家女儿有主意的很,现在崔母十分相信她。

崔雁竹:“昨天吃饭的时候,我记得娘说过厚信村的老葛是做豆腐的对吧?”

“对,老葛做的豆腐一绝呢,可惜他儿子嫌累,不愿意跟着他学,想是过两年就买不到新鲜的豆腐吃了。”

老话说的好,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咱们去收老葛的黄豆,让他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安生过日子,不用再早起做豆腐,扯着嗓子吆喝了。”

“好主意。”崔父和崔母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