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鸟文学出版社是海国一家底蕴深厚,且极富盛名的老牌出版社,其在海国出版行业可谓一直占据着领航人般的重要地位。但是,就像所有历史悠久的企业都会出现的问题一样,千鸟文学出版社也不可避免的陷入过新旧时代交替更迭的漩涡之中,科技的日渐发达致使纸质图书逐渐脱离人们阅读的优先选项,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碎片化阅读走上主流,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将传统文学推向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当然,这其中也有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加,工作强度大幅提等原因,导致现代人们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去阅读一本‘冗杂’‘繁琐’的书籍。
而海国日渐严苛的文学审查制度,也使得很多优秀作品出版无门。
上述种种问题,皆使得千鸟文学出版社一度沉寂,甚至濒临倒闭。
新旧观念的冲突一直是出版社内部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到底是否该迎合市场推陈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以及是否应该追随时代开辟网络阅读写作渠道,而倘若要开辟网络渠道,那么势必会遇到文学作品质量层次不齐,读者阅读偏好倒向所谓的‘快餐文学’,从而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学’无人问津等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出版社内部做过无数次讨论,提案也废了一版又一版。社内的维新派与守旧派谁也不肯妥协,争端矛盾直至柳思源社长的上任才勉强偃旗息鼓。其中的协调过程在此不多赘述,最终结果必然是偏向时代指引的方向,当然,社内底蕴与文化传承也是万万不会被摒弃的。
在线下,千鸟文学出版社仍旧保持初心,坚持不懈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学,连续不断地挖掘新锐作家,力求推出更引人深思,更能展现时代风貌的作品。
而在线上,千鸟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白驹文学城’的阅读写作平台,吸纳网络优秀作者,大力发展新兴文学,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力求使各年龄层,各文化水平的读者都能寻到自己所喜爱的作品。
文学既应当指引大众,同时也需要服务大众。
这是文学与生俱来的责任。
然无论形式如何更迭,千鸟文学出版的初衷始终如一,那便是希望使文学走进千家万户,用文字滋养人的心灵与思想,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感受到哪怕片刻的幸福。而倘若作品无人问津,那便是对初衷最大的违背。
除此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贯穿海国始终,作为文学长久的使命理想——改变世界。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或者说,曾几何时这不是一句空话,海国是文学的国度,多少世界级的瑰宝都曾在此孕育,但随着日新月异,文学不仅在海国,甚至在世界都慢慢落于后位,成了装点门面的无足轻重的饰品。人们很难在通过文字畅所欲言,很难通过文字去映射世界。
当然,这并不能责备国家与世界,毕竟,在泥沙俱下的环境中,就连人心都极难辨别,更何况是纸上的文字呢。
然则,总要有人为世界著书,总要有人为生活发声,如果沉默会让世界更好,想必没有人会多费口舌和笔墨平添烦恼。但事实却不然,在正义与法律无从触及,甚至漠然放纵之处,总要有媒介去揭露去改变。
千鸟文学出版社所做的,就是用文字去发声。
不论网络还是现实,不论虚构抑或真实,故事不分大小,笔墨落于纸间,便是悲喜交迭的人生与世界。
李南星今日所迈进的,便是这样一座文学的殿堂。
出版社内部宽敞明亮,李南星跟着肖容时的脚步,经过人潮涌动的前厅,许许多多怀揣文学理想的访客在此静候,有人在紧张地翻看自己的作品,有人在专心地翻看展柜上的书籍,有人则满怀憧憬地观摩墙上著名作家的照片简介,李南星觉得那好像高中时期的光荣墙,一个又一个相框框起一个又一个遥不可及之人。
在那面墙靠左的位置上,他找到了属于肖容时的相框。
李南星跟着他走进右边那扇大门,古色古香的门后是出版社的编辑部,在这间屋子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门摆放着社内即将出版的作品的样书,在众多出版读物中,他一眼就发现了摆在正中央,即将出版上市的肖容时的《盐沼》。
“早上好啊,肖老师。”打招呼的是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女编辑,此时的她刚刚浏览完新一批网络投稿,两人推门而入时,她正在做伸展运动。
“早,齐编辑。”肖容时停住脚步,温笑着跟对方寒暄,“项链是新买的吗?很衬你这一身呢。”
“是吧!是吧!我也觉得这条项链超好看,而且它巨——百搭。”她自豪地向他夸赞自己这条新项链,简单寒暄几句后,她的目光便落到了肖容时身后之人的身上,遂言笑晏晏地发问道,“哎啊,后边那位您还没介绍呢,是您的弟弟吗?今天是带他来做校外实践参观活动吗?”
显然,他人的确很容易误会李南星的年龄。
肖容时闻言忍俊不禁,一旁的李南星更是脸色绯红。
“不是,这是我要向钰姐推荐的新作家李南星——就是上次给您看的那部小说的作者。”说罢,他又握住李南星的肩膀,将其推到了自己身前,“来——南星,这位是齐清芷,齐编辑,是主要负责线上平台作者的编辑。我跟你讲,齐编辑手下签约的,可都是时下最受欢迎的最热门作品的作者,是位慧眼如炬,特别优秀的青年编辑呢。”
“齐、齐编辑好!”突如其来的介绍让李南星有些措手不及,但好在身体比脑子先做出反应,他郑重地举了一大躬,少年的青涩与诚挚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清芷编辑被肖容时和煦的赞扬话,与李南星这一大礼逗得花枝乱颤:“哈哈哈!不用这么客气啦~肖老师着实把我架的太高了些,我就是个平凡快乐的小编辑啦。”她拍拍李南星的肩头,见他红着脸直起身,便俏皮地缓解起对方的紧张,“原来你就是南星啊!肖老师最近老跟总编提起你——哎,你看起来真显小,这皮肤也好好,平时怎么保养的啊?快悄悄透露给我。”
李南星的脸更红了,结结巴巴地不知所云,只隐约能听出他在说什么爽肤水之类的话。
齐编辑见状笑容更浓了,看着眼前稚嫩的少年,忽然联想起他所写的小说,一时间,她竟很难他将他与写出那部看似欢快,实则却布满忧愁的小说的作者联系起来。
“好啦,别在这里寒暄啦,肖老师你们赶紧去上去吧,一会儿社长和总编该等着急了。”她莞尔一笑,侧身指了指远处的楼梯。
想起正事的肖容时忙笑着应声告别,齐清芷陪两人走到了楼梯下,临上楼前,齐清芷轻轻拍了下李南星的肩头,露出温婉活泼的笑容:“小南星,要是咱们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你可一定要把保养年龄的秘方透露给我呀。”
李南星不明白她何出此言,但还是腼腆地点点头,随后便跟着肖容时上了楼。
二楼有一条宽敞的走廊,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历代出版社的员工合照,从近代到现代,有些照片已经发黄模糊,照片中人也早已仙逝,但他们所诉说的故事永远不会褪色,一张张照片被仔细裱挂于玻璃相框之中,一个个故事在相片中闪着每个时期的光辉,这是千鸟文学出版社的根,更是海国文学的根。
推开一扇朴素的木门,其间是传统意义上的会客室,屋内宽敞透亮,古朴典雅的装潢,仍旧保留着岁月的模样。
会客室内共有两个人,男人身着藏青色中山装,两鬓斑白,眉间银丝错落,样貌和蔼,举止儒雅,这是千鸟文学出版社的社长柳思源。站在他旁边谈笑风生,明媚爽朗的中年女士则是出版社的总编辑林钰瀚。
门毕落座,李南星在肖容时身侧正襟危坐,起初的他坐如针毡,因误以为自己来的不合时宜而慌张到浑身发抖,但好在肖容时及时发现了他的异常,不仅落落大方的向二人介绍了他,而且在几人的谈话期间,还时不时轻拍李南星的膝盖以示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