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失忆后她总想攻略我 > 第16章 重阳(一)

第16章 重阳(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绪朝圣上为感镇北侯守卫边城有功,特设庆宴相酬,镇北侯谦逊推辞不受。圣上不愿作罢,便将庆宴改为重阳家宴,以示恩宠。但因唐飘生无亲无故,家宴便随圣上之意广而设之。

侯府向来不在意爵位大小,只要是真心前来,侯府皆热情以待,附近城池的勋贵也纷纷登门拜访。

何书逢应那日中秋之约来到侯府。

神在人间没有身份,便也只能称道是一介江湖人士。

好在侯府一视同仁,来者不拒。

踏入侯府正门时,她便被迎面而来的热闹场景包围。门前挂满了大红灯笼,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路上,照亮了穿梭不息的人群。

一名侍女低头行礼,将她引入府内。穿过前厅时,何书逢瞥见一排长桌,上面摆满了果盘、酒壶,香气扑鼻的菊花酒在杯中荡漾。宾客们举杯相庆,笑声与杯盏轻碰的清脆声此起彼伏。再往里走,脚下的青石小道蜿蜒延伸,通往后花园。

这份行派与那晚天差地别。园中多处悬挂了琉璃灯,灯火明亮,映得花影婆娑。一瞧便知应不是主人的意思。

越过花丛,乐声渐渐清晰,高台的影子映入眼帘,那是一片空地中央搭起的表演台,台边悬挂的红绸随风微扬,几位乐师正端坐一旁调弦,在为接下来的歌舞表演做准备。

一名侍从迎了上来,何书逢认出他是中秋那晚见过的人。那人恭敬行礼,随后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她跟随。

何书逢跟随侍从的脚步,越过一排侍女摆放糕点的长桌,径直向前去,一见便知这是受了主人的意思,侍从带她来到高台一侧的席位前。

席位于高台右前方,视野开阔,能清晰看到台上乐师和舞姬的一举一动。

台前悬挂着琉璃宫灯,烛光柔和,将台上的画面映衬得如梦似幻。

丝竹管弦的乐声响起,轻盈婉转。随着节奏渐起,几位身着流仙裙的舞姬款款登台,她们衣衫轻薄,绣有金色菊花的纹样,裙摆随舞步旋转,如同波浪翻涌。

领舞者立于正中,女子微抬眼眸,眉是水湾眉,眼是柳叶眼,眉弯如新月初展,眼睛细长若青柳拂风,带着婉转与柔情。琉璃光灯下,眉眼如同泼墨画卷般明艳动人,生生叫人移不开目光。

她的鬓间还插着一朵金菊,转身之际,金簪下的流苏轻微摇晃,映着烛火宛若星辉。舞姿如流水般流畅,亦如浮云般柔美。

台上的领舞女子不再展示她拙劣的妆点技术,那个平日里只躲在角落充数、动作优雅却刻意伪装得生硬的她,此刻却站在舞台的中央,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

何书逢望着面容昳丽的李有寄,灯光轻和将她的身影笼上了一层朦胧的韵味,她好像有些看不清她了……

她心头仿若悬起一块巨石骤然向下沉去,她暗自舒气,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距离高台遥远的一方长桌处。

“谢子,桑落城的气候似乎比桂念暖和许多,你从桑落来有何感受?”

“桑落地处南境,有淆山为屏,将北方寒气尽数挡住,自然要暖上不少。”

那位被人称作是“谢子”的人,约莫四五十岁,面容看起来颇为和善,宽额薄唇,笑时露出浅浅的法令纹,给人一种亲近的长辈气息。眉目不深,却自有一份温和的光,眼角细纹衬得他仿佛时时在微笑,温文尔雅。

他的视线始终在领舞人身上停留又回落,像一颗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平静之中,裹挟暗流。话落,他端起杯盏敬向眼前人:“多亏仁明兄的邀请,我从桑落来才不是无处可去。敬您一杯!”

台上乐声渐强,舞姬们步伐愈发轻快。弦乐声悠扬,台上人裙摆飞扬,随着渐弱的声音优美离场。

高台之上的乐声渐停,一身华服的唐飘生从另一侧缓缓步出,手中端着一盏菊花酒,站在台前微微一笑:

“各位贵客,承蒙厚爱,今日光临寒舍,共度重阳佳节。我在此敬大家一杯。”

她将酒杯轻举至眉间,语气温和却透着几分爽朗。话音刚落,台下宾客纷纷举杯回应,满园中立刻热闹起来。

“宴会开始,各位尽情享用,不必拘束!”

唐飘生笑着环视一圈,举杯抿了一口,随即退到一旁,任由宾客们各自畅谈。

下台后她被前排的人拦住饮酒,面上多了几分微醺的红意,几杯作罢才得空。

何书逢抬眼间瞧见唐飘生向自己走来,脚步轻轻,带着不急不缓的自如,衣袂随着动作微微摆动,显得一如既往的从容得体。

“何姑娘。”唐飘生在她面前坐下,抬手轻轻扶住额侧的青丝,笑意浅浅,“今日府上事务繁杂,未能好好招待,恐有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何书逢摇头回应“将军言重了,我在此处酒足饭饱,何谈不周?”

唐飘生含笑,顿了片刻,继续:

“丹桂阁离府较远,归途不便。我已命人备好马车,稍后可送你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