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许久没有同人一起走过夜市,一起吃过菜肴糕点了,上一次,还是我十岁的时候…”
“那时战乱刚平没几年,百姓还不适应和平安逸的日子,整条街都很混乱,摆小摊的人更是匆忙,但吆喝叫卖声如同像现在这样没什么变化,虽然很吵,但都是告诉人这是鲜活的存在。有这样的吵闹真好,身边有人陪真好……”
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呢喃了一句:“我其实,挺害怕孤单的……”
话落,她低头短促地笑了一声。
果然,她说完,见何书逢礼貌又客套的面具碎了几分,张嘴想说些什么,被打断:
“就这儿吧!”
李有寄假意轻快,先一步走进了家酒楼。何书逢眼神复杂地看着她的背影,在店门口顿住了脚步,让她先进去。
·
回程路上,何书逢手中拿着个小玩意,路过酒楼窗边不经意间向里望了一眼。
女子白衣翩翩,虽是坐着身子依旧挺拔,怀中乘着月光,黑发如瀑,微风习习几缕发丝被吹落在额前,她敛目伸手勾过秀发到耳后,静静地坐在那里,像一朵独自开在深谷里的兰花。
风紧接着掀起了女子衣衫,袖口也被吹的翻了过来,露出小半截皓腕,纤细的程度如同树上落下的枯枝。
怎么会如此瘦弱?
她又突然想到方才女子黯然的目光。她要牵便让她牵着好了,左右不过是人间女子,还是一位生活不顺意的女子,自己这样计较做什么。
想着,她转角走进酒楼。
小厮正跑去和女子说些什么,那儿的位置有些暗,泄进了窗外的光,何书逢见女子眉目舒展却神情疏离,泄进来的暖橙色也化不开女子刻意拒人于千里的冰冷,小厮感受到了疏远,没多说便离开了。
何书逢走近,把方才买的泥人玩偶放在女子面前。
玩偶是个长发女娃的模样,穿着明亮的天青色衣衫,双手端在袖口里,圆乎乎的脸蛋,笑起来见牙不见眼,头上还戴着一朵兰花草。
李有寄望着桌上的玩偶,有些惊讶,眼底浸满了柔光,抬头望着何书逢:
“给我的吗?”
何书逢不自然地拨了一下秀发“嗯”了一声,在对面坐了下来。
李有寄得到肯定,拿起那个泥人玩偶在眼前转来转去,笑起来也是一副见牙不见眼的憨态模样,哪有方才和小厮交流那般淡漠的样子。
从何书逢这个角度看过去,她和那娃娃长的还挺像的,竟然会有人和泥人娃娃长的像,挺新奇的,她见着李有寄开心的样子,低头也笑了。
她忽略到这份被牵动情绪的感受,只归于今晚的秋风习习,让人本就会心生愉悦。
见何书逢坐下,小厮又笑着来问:“马上便是中秋佳节,小店有新筹备的菜肴想让二位尝尝鲜。”
何书逢刚开口准备答应,李有寄笑颜淡了两分,眉目又攀上对旁人一贯的淡漠:“不用了,我们就只要那些便好。”
小厮见着李有寄的样子,没多劝,应了声好,离开了。
没待何书逢问出声,李有寄柔了声音开口:“都是唬人的,专门骗你这种傻乎乎的外地人。”
口中说着嫌弃的话,言语中却夹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娇嗔。
太亲昵了……
何书逢对这份语气感到陌生,想蹙眉说什么,刚抬起眼,便见李有寄波动那好看的水弯眉示意她听隔壁的声响。
巧妙地划开她的注意,她听到:
听着小厮到隔壁准备起身离开的桌前赔笑:“二位客官,还没到中秋佳节,方才你们尝鲜的菜肴还是正常价,铜板,给少了。”
隔壁一阵唏嘘,愤怒着结帐离开。话音刚落,她见着女子胸有成竹、一本正经吃菜的模样,回想起方才的娇嗔。
好像也没那么抗拒?
算了。
何书逢视线从一旁小厮背影滑回,正好对上李有寄吃菜空闲时投来的一眼,眼神投出疑问:你怎么知道?
她耸耸肩:
“之前干过咯,当然了解。”
何书逢不经意地蹙眉,颔首示意明白。
李有寄鸦睫低垂,掩盖去黯然的眼神,还是低落的……她明白其实何书逢一直在做体面事,就像那晚在侯府庭院一般,她不会对自己的过去产生好奇……
在她恍神时,何书逢开口问到:
“之前?你在来丹桂阁之前做过什么呢?”
李有寄听到她的询问,室内的清光像是在她眼底聚拢,明亮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