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之情衷钗黛 > 第39章 庆元宵迎贵妃省亲

第39章 庆元宵迎贵妃省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石林楼阁、绿水野趣,样样不缺,又将先辈积攒的库存翻出来,个中精美华贵,较别家大有不同。

元春见此不免心有戚戚焉,直叹道:“未免太奢华过费了。”

贾赦与贾珍忙找补道:“娘娘现下身份不同于往日,这也是为周全皇家的礼仪。”

贾政哪里不知自己逾制,他虽生性不喜奢华,未必没有借此光大先祖殊荣的志向,三人明里暗地各自敦促贾琏夫妇,此刻的省亲别院也不过差强人意罢了。

元春见叔父等人冥顽不灵,心下一阵惶然。

她看向身旁的祖母,祖母当年何等的魄力,不知她可明了自己的话中意。

不待元春再起话头,身旁的总管太监一个眼神,边上一个机灵的小太监已经跪在地上,高声道:“恭请娘娘登舟。”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纵是公侯袭恩之家,也得一一受了,哪由得旁人左右。

元春将各处园林景致游览完毕,又择其欢喜处一一赐名。

游园毕,叙天伦。

元春在太监一刻不离地守着,只好耐着性子命宝玉与众姊妹作诗题咏。

见人群中有两女与旁人格外不同,跪在下面竟有鹤立鸡群之感。

她抬眼细看,一人是姑母之女黛玉,一人是母亲的外侄女儿宝钗。

两人跪在一处,衣裙相叠说不出的亲昵融洽,偏偏脊背笔直,自有一股遗世独立的气质。

元春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为人子女,尽人事听天命,稍后不妨再试一次,全了自己的孝悌。

身旁的太监将众姊妹的诗作呈上来,最上面是李纨的诗作。

这位嫂子家学渊源,为人却最是迂腐刻板的,元春观其诗作,对仗工整,只能说中规中矩罢了。

元春又依次将三春的看了,虽有进益,比起宫里女子的笔触仍有不足,只探春稍好一些。

后面便是薛林二妹的题咏,一人大气磅礴,一人新奇冷谲,诗风里还隐隐交缠着对方的风骨,奇特罕见,可为珍品。

一旁的太监看出她的满意,这位如今也算荣宠正盛,他自然不能将人得罪狠了,低声问道:“依娘娘慧眼,这两位姑娘哪位更胜一筹?”

宫里的日子要想好过,千万与人为善,坤凤迎风凌空时才能保住贱命。

元春在宫里待久了,哪里不知这点心思。若是当面给了他难堪,只怕背后少不得煽风点火,徒生是非。

揣摩再三,笑道:“此二女,文采斐然远在我之上,我不过毫末微才,竟不能评出一二来。公公着人抄录封存,我上达天听,请陛下圣裁也是美事。”

那太监自然应是,呈在陛下面前的东西自然不能敷衍,他亲自去办了。

元春见他离开,拿起戏本子点了四出戏:

一曰《豪宴》,举豪宴祸起萧墙恨,中山狼怨揭一捧雪。

二曰《乞巧》,七七盟誓今且闻,马嵬坡下亲赐缢。

三曰《仙缘》,沉浮起落一场空,南柯梦醒饭未熟。

四曰《离魂》,积郁已知阳寿近,不肖女儿抛亲去。

今日盛宴,里里外外的规矩置办都由熙凤一手调教,丫鬟小厮抹足了头油面粉,进退回禀都憋着一股气劲儿,举止颇有规矩。

事办得好了,她也得脸面,扶着老太太站在贵妃边上,抬眼就能见着贵妃娘娘。

元春与她素无往来,也曾听闻她个中手段。

以酷吏之法治家,日后难免反噬己身,故未得另眼相待。

熙凤不知元春这番心思,她此番侍奉在贾母身边,地位比王夫人还要靠前。

底下众人唯唯颤颤,低头时的卑贱一览无余,她忍不住微昂着头,好让自己的气势更胜。

她王熙凤,是这座侯府的掌权人,身旁是炙手可热的贵妃,她的荣耀与权柄将长盛不衰!

四出戏已唱尽,元春打量四下亲族的神色。

身旁的祖母神色如常。她是府里的定海神针,每次见祖母安稳地坐在主座上,她们这群虾米才敢放肆玩乐,现下她仍看不清祖母的心思。

宁国府几个爷们聚在一处喝酒调笑,戏曲让他们暴露精心修饰的草包纨绔内里。

贾赦与贾琏看得津津有味,这两父子惯爱女色,元春不消想也知伯兄两人的心肠。

贾政倒想应酬一二,只是今夜尽是些太监,他素来不善与其打交道,就召了幕僚远远地吟咏盛景。

宝玉与几个姊妹窝在一处,幼时他最是爱红,这会儿看着还有几分样子,同两位表妹也顾着男女之别。

元春瞥向底下那两位表妹,她们正说悄悄话,明明与其他姐妹坐在一处,小动作却多得不像大家千金。

添菜,擦嘴,扯袖子,拉手,互尝杯中酒,桩桩种种越发显露出那股子不同旁人的亲密来。

元春见场上无人知晓戏中意,心里焦急万分。西洋钟的发出悠长的声响,回宫的时辰更近了。

被支使去抄录诗文的太监早已回来,他常年在御前伺候办差,没功夫听咿咿呀呀的戏曲,也不知其中玄机,当真没起疑心。

错失好时机,已有太监呈上礼单,元春心知天命已定,着人依制行赏,又令各姊妹入园居住。

众人谢恩后,舆驾回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