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落寞道:“宝姐姐眼里倒像看不见我们这些人一样。”
宝钗连忙道:“惜春妹妹哪里的话,只因黛玉向来任性,不遵医嘱,我叮嘱她两句罢了。”
黛玉听她抱怨自己,趁着衣袖将两人交缠的手指掩盖,狠狠捏了她一下,宝钗吃疼,只能认栽。
看向众姊妹,转移注意道:“诸位妹妹怎么想起聚在一处做针线?”
迎春回道:“过些日子便是老太太寿辰,我们这些孙女儿便想着给老太太做幅百福图聊表孝心。”
黛玉笑道:“不止百福,还有百禄、百寿图。”
“可否容我一观?”
众姐妹各自起身,命丫鬟移开凳椅。
宝钗一一看过,感叹道:“诸位妹妹这等心意、技法,想必织女都会为之动容。”
众人齐声谢过,又各自坐回绣架旁,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比照字形刺绣。
黛玉一旁也放了个绣花圈,宝钗自从明白己心,再不敢似往日与黛玉亲迷,偶尔亲近实为情不自禁。
眼下惊觉,一时既想顺势诱得黛玉之心与自己相同,一时又不忍诱她走上歧路,两下里纠葛,她心下甜蜜又苦涩,个中滋味,无以言表。
手里仍是她微凉的触感,宝钗神思恍惚,情动之下,忍不住用指腹摩挲了一下她的手指。
一股巨大的罪恶感席卷而来,宝钗身子一颤,抛开黛玉的手站起来,整个人如同一根绷紧了的竹子。
黛玉不解地看向宝钗,像是要她给个说法,薛宝钗却在那双依赖信任的明眸中看见了包含祸心的自己。
你说过把黛玉当作亲妹妹看待,如今你又是在肖想什么呢?
看见黛玉委屈地将头扭向一边,宝钗闭上眼睛,你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得不到她的倾心,就要让她伤心委屈吗?收起你那些惊世骇俗的遐想,薛宝钗,像一个最贴心的姐姐那样,去将黛玉哄好,你立誓要用一生去娇宠她的。
于是宝钗眼睁睁看着自己露出标准的笑容,温声慢语地引开黛玉的注意,两人和好如初地同姐妹们说起趣事来。
今日的日光甚是和煦,宝钗却觉得自己身体里有另一个人,面目可憎,她在顶着自己的假面哄骗黛玉。
等姊妹们各自散去,宝钗难得地拒绝了黛玉别扭的挽留,惹得那人尖声细气地吩咐紫鹃:“快把门掩上,这鹦哥儿整日想往外间飞,我倒要叫它飞不回来。”
宝钗暗暗发笑,辛苦鹦哥儿平白替她受这许多罪过。
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她的心好像空了一角,茫茫无所依。
这日起,宝钗不再往黛玉处跑,打发人去与黛玉告罪,听她差遣,只说自己忙于外间事务,无暇顾及她。
直至贾母大寿这日,两人才真正再见。
贾母当年跟随荣国公四处奔波劳累,才奠定今日供阖府上下挥霍的家业。如今贾代善早已入土,她这老太君备受敬重,又加之元春封妃,王公贵族、世家大族莫不遣人来贺,真是好一派奢华气象。
到贺寿之时,先是贾赦、贾珍两个儿子拜寿,所报贺礼亦是不凡。侄儿贾敬仍在城外修道未至,只遣人来报:愿在观里为婶婶长点祈福灯,祈祷老太君长命百岁。
接着依次又是嫡孙子辈贾珍、贾琏、贾宝玉齐唱贺寿词,三人退去又有庶孙贾环、贾琮立于庭前,又换重孙一辈补上,更有旁支若干,具体何人不作细表。
三春各自献上所绣百字图,她们生的一副花容月貌,站在一处又各有千秋,惹得宾客议论不已。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只因其年岁尚小,贾府只待来日挑选。
黛玉这位父母双亡的外孙女儿也是初次在人前露面,她献的贺礼的是如海留下的百孝图,鸿篇巨制的画卷之上绘满古孝义故事,言谈间落落大方,只说愿以此为鉴,在老祖宗膝下共享天伦之乐。
旁人只道,真是芝兰玉树,钟灵毓秀的人物全出在她贾家。
薛姨妈一家贺礼自不必言,宝钗在母亲暗示下也单独献了一只流光溢彩的八仙贺寿赏盘。
等贺寿闭,女眷们随着老太太在高台侍奉。不多时,又有宫里派来的黄门官来为贾母贺寿,天家荣宠实在惹人眼红。
黛玉趁着身边热闹,抓住宝钗的手不放,宝钗轻轻挣了下,没挣脱。
黛玉点点她的手背,这是稍后有话讲的意思,宝钗心知避无可避,只得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