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之情衷钗黛 > 第21章 张友士妙解先天症

第21章 张友士妙解先天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僵持间,外间人又报:“大爷,张大夫来了。”

贾珍笑着去迎客:“劳烦友士兄了,我这媳妇近日病情反复,还得仰仗友士兄妙手回春。”

“不过是为医者本分,将军严重了,先让我号脉方知病情。”

“里面请。”贾珍引他进屋。

张友士将左右两手脉息各凝神细诊了半刻钟,贾珍见他面色凝重,不由心下惴惴。

切完脉,贾珍请张友士去外间饮茶细说。

张友士用了茶,沉默半响才说道:“奶奶这病,真是奇也怪也,说治也许是能治。”

“但请先生直言。”

“观奶奶这脉息,较之前更为严重,但凡病到了这种地步,按理是没得救了。”原本张友士是想说,按脉象,秦可卿此刻是回光返照也不一定,偏偏看面相似有疏解。所谓五脏之病显于五官,如今两下却对不上,真是奇也怪也。

“不过我见奶奶眉目间似有清气护持,故病气不能侵入心脏,我写个方子给将军,成与不成,还看天意。”

贾珍哪里不信他,得了方子欢喜万分,当即张罗药材去了,命小厮去送张先生。

话说邢氏应承得好好的,要为薛姨妈请名医,不过是为了当时面子上好看,日后只装做不记得此事。

宝钗本要自己拿兄长的名帖去请,后面又发生秦可卿自缢之事,因此耽搁了下来。

听人说,珍大爷为儿媳请来张友士看病,宝钗又央着母亲派人去候着,只待人一忙完事就拉过来,她又早早派文杏将黛玉邀过来吃果子。

张友士看见薛姨妈来请,见贾府小厮对来人毕恭毕敬,心知对方怕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为了儿子前途痛快应了。

张友士见屋里坐着一位夫人两位小姐,便向正上位的妇人见礼。

薛姨妈笑着请他喝茶:“今日是我们叨扰先生了。”

“不敢不敢,不知夫人有何疾症?”

“我这身子倒无大事,只我这侄女,身有不足之症,日日以药为食,夜夜咳血难眠,不知先生可有调养之法?”

黛玉这才知,宝钗把自己骗过来是为了看病。体弱多病素来是黛玉的死穴,她幼时被母亲粗养着,较如今还强健些,后来见了许多名医大夫都摇头,她心知自己这病治不好,因此耻于求医。

“请小姐伸出右手来。”张友士宁神半刻,又道:“请小姐伸出左手来。”

张友士又把了半刻脉息,再观察黛玉的神色,心中有了数。见三人一起望着自己,他面向三个女眷问道:“小姐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食,多梦,每到五更,必得醒个几次。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不知,是也不是?”【1】

“对极了。”薛姨妈赞同道:“先生果然医术高明,不知可有调养之法?”

另一边,黛玉听人直白指出自己平日,多疑多惧,性情乖诞,心里已是大不悦,为在外人面前顾及面子,强自忍耐。

宝钗也担心黛玉多思,积愤在心,见她将手指捏得发白,悄悄将手插进她指缝里,与她紧紧相扣,权做安抚。

张友士笑道:“姑娘这病症发现得较早,平日用补药温养着,若用我的方子,遵医嘱,倒有七分把握与常人无异。”

黛玉冷笑道:“先生好生自信,自小女出生以来,问诊的名医大夫不下百数,就连舅父请来的宫中御医都束手无策,随口说些府中人尽皆知的病症,就想蒙骗我姨妈与姐姐,真是好便宜!”

张友士笑道:“姑娘听我说完,喝了我的药没效用,再砸我的招牌不迟。”

“姑娘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养心脾。”【2】

话罢,他便将七味药与引子一并写下,笑着将方子递过去:“姑娘你看如何?”

黛玉不知药理,将方子递给宝钗,见他神情自得,想必有几分医术,见宝钗点点头,她起身道歉:“黛玉无意冒犯,实乃陈疴多年,深受其害。”

张友士因笑道:“姑娘想必不缺好物,平日也可喝些燕窝粥平肝健胃,姑娘所患乃虚症,倒不宜日日用些人参等大补之物。”

“此药一日一服,病急可增服一次,待病缓和了可改为两三日一服。切忌大喜大悲,忧虑操劳,如此半年可除矣。既如此,在下告辞。”

薛姨妈起身相送,令小厮将一食盒送给张友士:“此乃二百两银子,酬谢先生救我侄女。”

张友士本就是上京为儿子捐官,这银子来的及时,他自然笑纳:“本分而已。”

等踏出贾府他才感叹道:“行医三十载,一朝抵十年,两家富贵若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