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秉文看他理直气壮的样子,没有一点刚撬了哥们儿墙角的心虚,知道自己冤枉他了,爽朗一笑:“这不是等着你来找我吗?”
从洗手间回到座位的谷欣妍围观了整个过程,心里闪过一片“wow”。
“丹丹,你认识隔壁班的姚一哲?听说他这次月考考了年级第六,超厉害的!”她眼睛里是明闪闪的八卦。
“嗯,”陈丹丹回答的很自然,“我们以前是一个班的。”
段神和丹丹以前在一个班,姚一哲和丹丹以前也在一个班?
谷欣妍没忍住“哇”了一声,“原来又帅学习又好的男生都在你们班啊,难怪我们班以前都是些歪瓜裂枣。”
说到这里,她的目光在陈丹丹接过的笔记本上定格,“所以姚一哲刚刚给你的……是情书吗?”
为了避免被经常突袭的班主任发现,同学们已经改变了以往用信封装情书的做法,转而在笔记本里写情书,或者在笔记本里夹一封情书,她刚刚惊讶的点就在于年级里有名的学霸姚一哲疑似也在用这招追女孩子,追的还是她的同桌。
谷欣妍压低声音,善解人意地道:“不方便说也没关系哦。”
陈丹丹:“……”
前后两句有什么关系吗?“所以”是这么用的吗?
语文单科年级第一的陈丹丹不理解,但她还是坦然回复:“不是情书。”
这只是一本单纯的物理笔记。
一本详略得当、记录了经典题目和易错题的物理笔记。
一本……段言拜托同学转交给她的物理笔记。
这个笔记本上没有写名字,但随便翻开一页,陈丹丹都能轻易认出这是谁的字体。
白天在学校里有数不清的课,下课了也要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再加上班上人多眼杂,陈丹丹只看了笔记前几页。
力学部分:
重要概念:xx
公式:xx
经典例题一:xx
经典例题二:xx
……
难度进阶题一:xx
难度进阶题二:xx
……
易错题一:xx
易错题二:xx
……
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体现出段言的用心。
原来他学的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松容易。
原来就算是学神,学起东西来也要从最基础的概念和公式开始,逐步整理、消化。
最近有句很流行的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估计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段言也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今晚是生物晚自习,陈丹丹左手边放着生物卷子,右手处摊开了她新收到的物理笔记本。
不知道为什么,生物老师突然走下讲台,陈丹丹一时之间有些慌乱,把物理笔记本忘桌兜里一塞。等到生物老师在教室里晃悠了一圈回到讲台上之后,她才放心地从桌兜里取出那本笔记本。这一次,陈丹丹是从后往前翻的,因为她想知道这本笔记本到底记录了多少内容。
翻过大概四五张空白的纸张,来到了最后一页有字的地方。
前面的字迹都写的工工整整,按照笔记本上的横线来填充内容、排版,唯独这一页,字体放大了好几倍,四行字占据了正中间大半张纸的位置。
「不要犹豫,
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你会取得你想要的成绩。
——与陈丹丹同学共勉」
很明显,这是段言写给她的话。他可能猜到了她月考成绩不佳,又或者从其他同学口中听到过她落后的名次,所以才特意写这种励志的话来鼓励她吧?
陈丹丹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最下面一行字体恢复到正常大小:「外婆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里照顾她几天。病的不严重,不用担心。」
不多的几行字,陈丹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回到家之后,她用手机将这页纸拍下来。
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都看到段言对她的鼓励。
即使几天之后她把笔记本还给他,她依然能够看到。
……
收到段言精心整理的物理笔记本后,陈丹丹如获至宝,每天都会抓紧时间翻看。与此同时,遇到不会的数理化生题目,她也会和祝思倩、谷欣妍讨论,三个人都不会时,陈丹丹就积极地请教前后桌和任课老师。错题本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只是她现在摘录错题的时间远远少于总结思考并重做错题的时间。
陈丹丹在学业上一步一步地前进,在感情的世界里也一点一点地进步着。
在段言离开的这一个礼拜,她总是免不了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隔壁教室最后一排正中间的某个座位,也免不了在看到空荡荡的座位时内心产生的失落感。
但她已然学会了努力克制她的情绪。
由康老师亲自更改黑板上一天天减少的高考倒计时数字,下课时因为熬夜刷题太过困倦一趴趴倒一大片的同学,嬉笑打闹时都不忘讨论题目和成绩排名的学霸们。
在这样的氛围里,陈丹丹的所思所想都被各种知识点和题目占据。
语文课文的理解、背诵和默写,比如《阿房宫赋》《赤壁赋》《长恨歌》《离骚》《滕王阁序》《蜀道难》等等,作文的积累与练习。
数学的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圆锥曲线等等。
英语的必背单词和固定搭配,完型阅读的技巧和相关语法,作文的字迹好看与否和亮点句子应用等等。
物理的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等。
化学的各种方程式、化学实验的操作、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等。
生物的遗传规律、植物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等。
……
每一门学科都有那么多的知识等着陈丹丹去掌握、复习、巩固、提升,查缺补漏已经用掉了她大部分时间,余下零散的几分钟时间里,她才会允许自己去想念。
比如课间去接水路过隔壁班的时候,比如睡前复习完知识点的时候。
更何况,比起落在段言身后十万八千里远不得不仰望他,陈丹丹更希望她能有机会站在他身边,就像当初班上的同学说他和辛彤彤很般配那样,说出“陈丹丹和段言很配”这句话。
段言越来越耀眼。
而她,不想越来越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