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湫时却摇了摇头,说:“不对。我问的是最好吃,不是最有名,我觉得最好吃的,是桂花蜜酒酿圆子。”
建宁偏寒,吃食喜热烫,多以油爆、烤、炒、扒、煨、焖等烹调方法见长。而临安菜不同,许是气候更加温和,吃法也更加和醇,重视调汤,保持原汁,讲究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尤其以一道糖姜蜜蟹最为有名,不过现在倒是已经过了吃蟹的季节。
不过沈湫时最爱的,却是那里的酒酿圆子。
从前沈司明经常给她和沈湫芸带些甜点小吃,偶尔老太太胃口不好时,林氏也会遣人来买些吃食,久而久之,沈湫时倒是吃过不少海云楼的吃食。
这里的酒酿是酒楼自酿的,味浓甜润,加上满满一勺桂花蜜,浇在软糯的圆子上,不知多香甜可口。
常砚青没忍住,笑了出来:“妹妹向来对吃的极有研究,既然能得你夸赞,想来是真的极美味了,等会回去前,我们去尝尝如何?”
沈湫时虽然吃过不少海云楼的吃食,却一次也未曾到店里吃过,看了看日头,时辰还早,倒是个好主意,遂开心应下。
室外极寒,待游完淮阳河一圈,饶是沈湫时穿了里外三层,仍忍不住牙齿轻轻打颤。
常砚青吩咐小厮去马车取准备好的手炉,他跟沈湫时主仆俩先行步行至海云楼。
一进大门,不到饭点,楼内淡淡茶香飘逸,小二问清他们的需求后,将他们径直带到二楼临窗的雅座上。
二楼设有饮茶赏景的雅座,区域分明,每个雅座四周都有淡绿的帷幔分隔。二楼窗边只剩最里一处,小二将他们引到座上,介绍了几道招牌茶点,常砚青点了几样,小二便应声去了。
窗外日光虽亮,却暖不及人,他们刚从外面进来,楼里虽暖,他们身上的冷意却未褪。
青芽帮沈湫时摘了头上的帷幔,又拍了拍衣服上残留的雪花,将脸颊两侧几丝掉落的头发轻轻撩到耳后。
常砚青适时走出雅座,轻声跟小二不知说了什么才返回来,沈湫时已经整理好坐在位上。没一会,小二便端了个烧着炭的铜盆上前,摆在沈湫时脚边。
他们要了一壶热茶和几盘小点心,还点了沈湫时钟爱的桂花蜜酒酿圆子。
常砚青抬手倒了杯热茶,推到沈湫时面前,轻声道:“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再吃旁的。”
沈湫时点头接过,茶杯上暖白的雾气飘起,茶香四溢,沈湫时吹了吹,小心抿了抿。
常砚青也为随从点了一些暖身的吃食,青芽和常砚青的小厮也坐在一旁,烤着火喝着茶。
一盏茶下去,身体已慢慢回暖,沈湫时这才有精力看着店里的装潢。
海云楼不愧是建宁第一楼,里面装潢美仑美奂,清歌伴琼浆,灯火璀璨通宵不灭,一派繁花似锦之象。
而临窗望去,海云楼俯瞰淮阳河,还能看到柳荫掩映的古渡口,有人当垆卖酒,茶摊食棚烟雾升腾,满街烟火,好不热闹。
沈湫时和常砚青看着美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常砚青看似也盯着窗外,却总能适时为沈湫时添上茶水。
许是看到桌上用花瓶放着的一株腊梅,两人聊到沈湫时制的梅花香,又聊到之前常砚青是如何在仙游寻到伽南木的。
常砚青每隔两三个月,便会去各地拜访名医,顺便了解当地一些稀有草木的药性,南方多草木,仙游更是全年气候温和,草木茂盛,名医也颇多,常砚青便更是常去仙游一带。
但若单靠他每几月去一趟,可支撑不起常家遍布全国的药局。
常家在各地都有专门的采购药局,常砚青说若她以后还需要哪些香料,可以直接跟他说,他吩咐建宁这边的药局去南方进药的时候一起带回来,也是举手之劳。
屋外飞檐画角盖着厚厚积雪,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透过镂空的雕花窗桕,炭火热烈地烤着,偶尔迸发出零星的火星。
常砚青去过的地方多,因经常需深入草林,遭遇也多离奇有趣,他语气温和,讲得却绘声绘色,沈湫时安静地听着,仿佛自己也曾走过那些地方似的,听得入神,没注意到楼梯边走上来几个人,视线正对着他们这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