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伤就不要勉强自己,下次可以按铃叫我过去。”
刘残临乖巧应下,“嗯。”
虽然,没有下一次了。
经过值班前台时,刘残临又侧头看向刚才闪到腰的位置。
这个角度朝那边望去,有一堵白墙遮挡着视野。
竟然是视角盲区,怎么会瞧见我呢?
*
“你来了,进来坐啊。”
刘残临招呼着房门外的孙亦菱,后者点点头,拘谨地坐在了刘残临床边。
“这几天真的很麻烦你了。谢谢啊。”
孙亦菱知道她谢什么,“没事的,就送个资料笔记而已,不麻烦。”
随后,空气短暂地寂静,刘残临瞧出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主动开口问道:“你有什么事想对我说吗?”
两人认识的时间不过短短几月,孙亦菱又自卑敏感,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是要斟酌许久才做出的。
就算有什么事要说,有什么事要问,她也介于彼此的关系而不敢说出口。
“孙亦菱。我们是朋友,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讲出来的。”
刘残临突如其来的话,像一颗定心丸。稳定了孙亦菱那颗自卑敏感的心。
对啊,我们是朋友。
这还是我先主动提出的。
“我只是很不相信……你怎么就不小心出意外了呢?”
孙亦菱略带探究的目光投向刘残临。
她起初听到班里流传这个消息时,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车祸事故可是一件大事,以她认知中的刘残临,不可能马虎在安全上。
直到班主任在课上证实,又问出哪位同学离刘残临所在的那家医院相近,可以帮忙送一下这些天学习的要点笔记。
孙亦菱不带犹豫地举起了手。
显然,班级中一个被所有同学贴上“通明”标签的孙亦菱,在所有集体活动中都被排除在外的人,是第一次对一件事主动上心。
班主任都不由怔愣了一下。
这项任务,没有任何阻碍地交到了她的手中。
下课后,班主任把她叫到跟前,告知她刘残临所在的楼层和病房号,又多讲了句题外话,“老师很惊讶你今天的举动,也很开心。孙亦菱同学,你要多多与人交流相处,不能总缩在龟壳里。”
“嗯,我会的。”
刘残临笑道:“看你支支吾吾的样子,我还以为是什么要紧事,原来是关心我啊。”
她对上孙亦菱的眼睛,缓缓道出这几天的前因后由:“交通事故……纯属是个意外。那个司机当时在打电话,发生了争吵,情绪一激动就忘了看路。”
“虽然出了状况后他逃逸了,不过该受的处分也没落下。我住院期间,他的家属还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来道歉了。”
除了把肖若华这个因素删除外,其余的都是事件的真实过程。
不怪她对孙亦菱有所隐瞒,不论在外在内她从不提及有关父母的事,这早成了习惯。
更何况现在的她,因为事故当天全力推开肖若华的举动,让她更为迷茫了……
孙亦菱听完她的阐述,垂头看着压在腿上书本,忽然想起了什么。
“昨晚放学稍微晚了些,我去医院时发现你已经睡下了,就把笔记交给了值班的医护人员,你收到了吗?”
刘残临回忆起清早收拾东西正准备离开医院,那个眼熟的阿姨确实拿来了几本笔记。
“我收到了。”
孙亦菱了然,继续讲道:“除了这个,我当时还看见一个男生站在你的病房门外,停留了几秒就马上离开了。因为有点距离,我过去后,他已经不见了。”
她好奇问道:“是你的朋友吗?”
刘残临听后,下意识重复着那几个关键词,“男生,朋友……”
“估计是认错病房门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