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栖止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早晨的阳光透过云层铺满云和县。空气清凉,深吸上一口,带着微弱的湿润感,混着浓郁的豆浆香气。远处还偶尔传来几声小贩拉长声调的吆喝。秦杳走出家门,在楼下伸了个懒腰,她喜欢县城的清晨,总是这样祥和安逸。

「靳小姐昨晚睡得还习惯吗?」

对昨天到来的新租客,她不自觉地有些在意。

她边想边迈步向不远处的一家粉面店。

这家店是县城里的“老招牌”,在她的记忆中没换过店面,红色牌匾已有些褪色,门口的绿植上挂着零星的露珠。店里熙熙攘攘,飘来的食物香气和人声交织着,一如从前。

秦杳要了一碗牛肉面,端着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搅拌着碗里的辣椒和酱料。

她想,深秋的幸福,莫过于在微凉的清晨,来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正品尝着美味,她无意间朝窗外瞥了一眼。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窗边一闪而过。

「靳昭宁,怎么“想”曹操曹操到。」

视线中的人,穿着一件浅驼色风衣,内搭白衬衫,一条宽松的黑色高腰长裤,踏一双黑色皮鞋,肩上挎着一个纯色帆布包,步伐稳健。

秦杳的目光划过她手中几本厚厚的本子——这是去哪呢?想着,靳昭宁抬手招来一辆出租车,拉开车门坐进去,很快融进车水马龙的街景里。

秦杳收回目光,低头继续吃面,心里一笑。

看来靳小姐休息得不错。

……

父母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门边的石凳上还摆着昨天没收进屋的小菜篮。推开大门时,秦母正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见到秦杳,眉眼笑作一团。

“崽崽,你可来了!你爸刚才还说你该到门口了呢。”说着捧过她的脸,“让妈看看我家宝贝瘦了没有,可想死妈妈了!”

“妈,哪有那么久没见呢。”秦杳似撒娇,声线软软的。不管在外面是谁的老板,回到家都是妈妈眼里的小孩。

秦母一边呵呵笑一边把人往院里领。

秦父在院子里修剪枣树枝,听到声音探出头来,笑着招呼道:“宝贝,回来啦?等会儿尝尝你妈做的红烧肉,特意少放了糖。”

“好嘞爸,我馋一晚上了,终于能吃上了。”秦杳顺势走到父亲身边,伸手帮他捡起一截刚修剪下来的枣树枝。

12:00。

桌上摆满了家常菜,秦母夹了一筷子红烧肉,塞进秦杳碗里,“崽崽啊,还是回来吃饭好,妈妈的手艺可是不减当年呢。”

秦杳低头咬了一口,笑了笑:“是啊,超好吃,一点没夸张。”

“那就好那就好,喜欢就多吃点啊。”

秦父看着自家女儿,突然开口道:“咱家这养猪场现在做得有模有样,全是你的功劳。当初只知道你这丫头念书念得厉害,没成想做生意也有一套。”说着又呵呵笑两声,往秦杳碗里夹了一块牛肉。

“爸,哪儿有那么夸张。”秦杳摇了摇头,嘴角溢出一滴油。

她嚼几口咽下,擦擦嘴接着说:“我也就是把学校里学到的那些理论用上了,A市大学的农业技术本来就很先进,不过是把导师推荐的几套现代化养殖方案给实践了一下。”

“还谦虚上了呢”,秦母笑着接过话,“人家谁敢回乡搞这些?人985毕业了都想着往大城市扎堆,你倒好,非得回来帮我们管养猪场。”

“我学的就是农业技术,不回来还能去哪儿?”秦杳笑了笑,夹了块糖醋排骨放到碗里,“再说,咱家这个地方适合搞养殖,把科学技术用上了,能大幅度提高效益,不比待在城里干其他事强。”

“说得也是,现在的养殖方法比以前强多了,什么健康监测、饲料配方调整,老一辈哪懂这个?还是得你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秦父赞同道。

秦杳听了父亲的话,浅浅一笑。

这些年她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学习如何经营猪场,这条路并不轻松,但总归是一步步走到现在。

秦母清楚秦杳的不易,有些心疼:“你这么辛苦,自己也别累坏了。”

“妈,放心吧,我现在做这些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就是平时多花点心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秦父看着女儿一脸坦然的模样,点了点头,“好,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但别忘了,身体也得顾着点,别太拼。”

“知道了,爸。”秦杳夹了些青菜放到父亲碗里,“多吃点菜。”

一家人围着餐桌,又聊了点邻里间的琐事,谁家小孩早恋被发现啦,猪肉又涨价啦,新开的零食店打折啦……不管多久没回家,只要回来,一家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

秦杳本想多陪父母待一会儿,但育肥区那边临时的单子让她不得不提前离开。她驾车抵达养猪场时,天色阴沉,偶尔吹过几阵凉风。

看来是要下雨了,不知道靳小姐回去没有。秦杳脑中闪过今早那一幕。

不过工作繁忙,养猪场的工人们已经开始筛选猪只。她很快将这个想法驱之脑后。

秦杳换上防疫服,走进猪棚,一眼就看见刘师傅和几个工人忙得满头大汗。

“刘姨。”秦杳打了声招呼。她是养猪场资历最老的员工,刚开始跟着她爸干,一直干到现在。

“秦老板,你来了!现在挑了差不多60头,还差一些。”刘姨一边称重一边向她汇报,“不过有几头的体重还差点,不知道那边能否通融。”

秦杳看了看记录表,摇了摇头:“没达标他们不会收的。先挑剩下的,不够的话,就从下一批里赶紧补。”

她开始帮忙挑选猪只,熟练地检查重量和毛皮,并迅速在记录表上标记合格的猪只。整个猪场里只有称重仪器的“哐当”声和工人们的交谈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