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温之蓝就动身进宫,她如今是当朝大将军,手握三军训令。只是这其中有多少真正的实力,她自己也清楚。
她被御前大太监请进紫宸殿。
以往都要在前殿等很久,没想到这一回太监直接把她请进了皇帝的御用书房。
温之蓝一眼就看见了站在窗台前的李赢辞,青年皇帝长身玉立,看起来翩翩如玉,颇有些文人风骨。
这天日光明亮,男人皇帝手里拿着一柄玉色朝板,听见声音缓缓转头看过来。
“之蓝,你来了?”
温之蓝的眉头轻轻皱起来,李赢辞喜欢这样叫她,但是明明从前都是叫她“温卿”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走过去行礼,“参见陛下,未得召见擅自面圣,请陛下责罚。”
李赢辞摇摇头,召人端来一壶茶。
茶香四溢,在书房中香气氤氲,她没闻过这种香气。
“这说的什么话?你有事请见,我自然要起身相迎,说吧,遇上什么事了?”
李赢辞笑容很是温润,唇角噙着微微的弧度,他亲自给温之蓝倒了一杯茶。
“陛下,臣是来说关于宝康侯一事的。”温之蓝态度恭敬,补充了一句,“昨日一早,我遇到了宝康侯一家。”
李赢辞淡笑着,对温之蓝招了招手,“你过来看看,这是给你的。”
李赢辞手里拿着一个朝板,玉质的温润有光泽,在男人光洁的手里莫名雅致。
“这是专门给你做的,你看看。”李赢辞把东西递到温之蓝手里,温润的触感令人有些心旷神怡。
“这是鲁地特产的文心碧玉,我看见就觉得很适合你,这不,命人打造给你。”
温之蓝接过那东西,手指摸了摸,没明白李赢辞是什么意思。
她心里有些不安的猜想,却不敢说,“谢陛下恩典,臣无以为报,只是臣想为宝康侯一家说说情……”
“宝康侯?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了?”李赢辞放下手里的书册,在脑海里仔细想了想,“他是阿彻的好友吧。”
“是……”温之蓝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这样回答。
“阿彻从小就乖巧,听话,是我最好的弟弟,我曾经发誓要好好照顾他,可现在……”李赢辞说着说着,眼圈红了一片,一手撑在桌上,语气沉痛。
“我曾经那么在乎的弟弟,我和他一同长大,现在他……”李赢辞重新站起来,想要去抓温之蓝的手。
温之蓝犹豫了一下还是躲开了,她不明白,她只是想要和李赢辞说一说宝康侯的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
“陛下,宝康侯一家虽说罪不可恕,但臣以为,宝康侯一事不该赶尽杀绝,其妻女是无辜者,恳请陛下收回成名,饶恕宝康侯家中女眷。”
温之蓝不由分说地跪下来,对着李赢辞恭敬地行跪拜礼。
大宗的武官在没有穿戴盔甲的时候,对着天子必须行跪拜礼。
李赢辞沉吟片刻,幽幽叹了口气,“你呀,就是过于心软了,我问你,你可知道宝康侯一家收受贿赂多少,难道他的妻女半点没花?”
“……”
温之蓝自知不能说服李赢辞,毕竟他嘴上说得再好听,曾经也是李行彻的仇敌,她可没有那么单纯,轻易就信了李赢辞的话。
自古无情帝王家。
“是,陛下,是臣莽撞了。”温之蓝起身就想要离开。
李赢辞却转而又说:“但是你的心情朕也能理解,更何况你护驾有功,朕若是这种要求都不满足,那岂不是不近人情了?说说,你还想要什么?”
他的话术简直滴水不漏。
温之蓝有些紧张地抓紧自己的衣服,摇摇头,“臣说完了,臣告退。”
李赢辞叫住她,“等等,别急着走,这个你忘记拿走了,明日早朝,我希望看见你带着它。”
手心里被塞进那块朝板,温之蓝对上李赢辞的眼神,她突然后背一凉。
这种眼神,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了,那是当年在青宁城,达官贵人脸上经常露出来的。
势在必得的预谋。
*
几日后,宝康侯的女儿徐惠君住进了温之蓝府上,而城中自发地给李行彻办起了丧事。
长公主深居简出,但是谁不晓得逍遥王李行彻?
李行彻还活着的时候并不显得,他没了之后,城中给他发丧的人倒是多了起来。
都是些小摊贩或者小老百姓,路过逍遥王府都要跪拜行礼。
温之蓝这天到逍遥王府上就遇到了好些百姓。
据说有朝臣在上朝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情,李赢辞没说什么,但是就那位朝臣的一件小错误挑错指责。
天下百姓,皆不知道这位天子的心性,于是给逍遥王发丧的行动不敢再声张。
温之蓝抬脚进门的时候,就看见子南站在院中。
“你怎么来了?”子南低下头,意识到失礼,又恭恭敬敬地叫,“温大将军。”
“我来看看,王爷……生前的书房在哪里?”
温之蓝一边说一边往里走,不断地打量这四周。
“在这边。”子南带她去了一处房间。
这个房间光线挺好,只是半个月没有人来过,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