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周而复始 > 第180章 第173章

第180章 第17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待金启晗将字写好,姥爷的茶也泡好了,他便坐过去拿起公道杯,轻轻抿了一口。

“嗯,好喝。这次又是什么茶?”

“古树白茶,看这茶汤多清透。”

金启晗微微点头,“确实,油润滑亮,口感很细腻。”看了姥爷一眼,他突然有个想法,便开口问道:“姥爷,您还记得您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喝茶的?”

姥爷将热水置于盖碗中,盖上盖,盖口留出空隙,方便沥茶汤。小小的盖碗在金达安的手中显得异常乖巧,随意摆弄。

这时金达安抿着嘴笑了下,“你这问题还真问着我了,我都说不清楚我是怎么喜欢上喝茶的。也许是因为你太姥爷吧……”说着轻轻摆了摆头,“多久远的事了,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突然想到的,我喜欢喝茶绝对是因为您。”

金达安听到后哈哈一笑,“那是,你那时候才多大,就跟着我一起喝。”

其实金达安真正喜欢上喝茶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喜欢就喜欢了。

老一辈人,确切的说是父辈或是男人,或许都不太擅长说某些话。但是有时候又想多和子女沟通,于是父亲喝茶,金达安便学了茶。

给父亲泡茶就自然坐下来多唠唠磕,而且喝茶确实也对身体好。

“记得那时候啊,我和你太姥爷就一边喝茶一边吃些瓜子花生之类的,虽然我们也都不说什么或者说是不像女同志那样语重心长,但是能感觉到彼此的心境。”

和至亲的人说知心的话,喝茶比喝酒更合适。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金达安记得有一次深更半夜陪着客人聊天,周裔师傅说茶焙好了,叫大家尝尝他的金奖肉桂。

时间已至凌晨,送走客人后几人已有气无力,但周裔那时说要拿出好茶来泡,金达安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下子就精神起来,满血复活了似的。

金启晗随着金达安喝茶多年,现如今每次出远门,他的行李里茶叶和便携茶具是不可少的,为的是在外也能喝上几口茶。

不管是自己独饮还是与朋友会面,住的地方里有茶在,就不会显得枯燥,也没有了旅途中人的局促感。

总之这么多年,茶给金启晗带来的,便是心安。

“你太爷常说茶能静心,能让人感悟到人生真谛,喝茶就像品人生。”

金达安轻轻说着,拿起水壶往盖碗中续水,“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懂,就会怀疑这种说法。我就总想,喝茶嘛,不就是认认真真喝,品其滋味,至于感悟人生什么的,有点托大。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认认真真喝茶,认认真真生活,对茶什么态度,就对人生是什么态度。”

金启晗意会的点了点头。

姥爷从小就教导他,茶叶一勺到盖碗中,开水下壶,第一遍的水倒掉,再加水……幼承庭训,每当有客到家,他的任务就是去‘泡’茶,也能跟着蹭一杯喝喝。

小时候,家里的茶叶,是从南方山上的茶园中直接采摘回来的,姥爷说,认真喝茶就是对得起每一位采茶的工人辛勤劳作,这是他们浓浓的乡愁。

茶水都是淡淡的苦,而后丝丝的甜,记忆里的每一杯茶,都是姥爷溺爱着他的甜酸苦辣。

“爷俩聊什么呢?”这时金茹裳轻步走了进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金启晗面带微笑,站了起来,“没聊什么,让姥爷给我画了个扇面送人。”

金茹裳顺着金启晗的视线看到了置于桌上的那面折扇,满眼欣赏,又瞟了眼金启晗,开口说道:“还有半个月就要中秋节了,走的时候拿几盒月饼,给小晏和他们部队的人送过去。”

金启晗轻抿着唇,想笑又忍住不笑,摇晃着脑袋说道:“您这么惦记他呢?”

金茹裳抬眼瞅着他,眼中满是笑意:“傻小子,月圆人团圆的时候,小晏不得想家呀。他出不来,你可以过去,哪怕说几句话,让他知道你惦记他。举手之劳的事,何乐不为。”

“知道了。”金启晗不好意思的垂着头,嘴角乐得都快起飞了。

金达安好笑的注视着外孙,“晚上留下来吃饭,我给你和阳阳做炸酱面。”

金启晗笑眯了眼,连连点头。回想着姥爷的炸酱面,唾液都要溢出来了,嘴巴里都是甜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

在姥爷家吃饱喝足,金启晗和周朕阳手里拎着月饼回了家。

到家便打开了一盒,挑出一个豆沙馅的月饼,配上浓茶,一人一半。

记得妈妈也喜欢吃豆沙馅的月饼,每年中秋的时候,妈妈都会在众多月饼里挑出豆沙馅的,然后分给金启晗,两个人一人一半。

那时候,妈妈口中总会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金启晗自认不是个聪明的人,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不像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总能考双百,总能考第一。

记得那年,他期末考试考得一塌糊涂,父亲还因此跟他发了很大的脾气。

妈妈便拉着他在湖边散步,对他说:“眠眠,其实我一点儿都不因为你考得不好而难过,我觉得你已经很努力了。妈妈难过是因为你难过,我的儿子因为考得不好难过,憋在屋里不想出来,也不对我笑一笑,这让我看了很伤心……”

“可是妈妈,我学习不好会让您和爸爸丢脸吧?”

那一年是小学四年级,金启晗的数学考了76分,语文也才考了78分,在别的同学都是99分甚至双百的时候,他这点分数无疑会让父母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这些在金茹珺看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她拉着金启晗的手,宽慰他道:“学习这种事,因人而异,说白了就是靠悟性。你悟性比别人差一些,我却非要逼你成绩好,这不现实。而且,我也没有那么看重成绩,更不会像你爸爸那样推着你往前跑,不过你要理解他。他是吃过苦的人,自然是要比咱们更拼命一些。你现在的起点是别人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拥有的,这是优势,但是一辈子那么长,翻身的机会多着呢,又不差这一个。”

母亲的安慰并没有让金启晗心里舒服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