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周而复始 > 第179章 第172章

第179章 第17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就像是生活。

可以从中悟到一些人生哲理,泡的时间短,茶没有味道,而且很淡;泡的时间长,味道又浓又苦……

茶和水的关系就如同溪流和岸边的树,或是树叶上托着的那颗露珠,只有当一个人靠过来时,才会给出承诺。

因为水,茶的味道甘甜;因为茶,心也平静了。

时间是漫长的,淡淡的,像茶;生命,川流不息,像清澈的水。水是甜美可口的,茶是清香醇厚的。

梦是美好幸福的。

立秋之后,明显感觉吹在脸上的风凉了。天高云淡的晴朗天气,夹杂着一丝丝凉意,一叶知秋。

正如老舍说过的:北平之秋便是人间天堂。

住在什刹海,感觉更是如此,不冷不热,从早到晚都那么美。

现在已是夏天的末尾,从长夏奔向仲秋,也从喧闹归于平静。

为了不让周朕阳在家里胡思乱想,金启晗带上他,参观故宫,静静的感受皇家宏伟气势,细细品味红墙黄瓦。

开学了,错过了学生暑期高峰和十月国庆高峰,这个时候去故宫,游人明显少了很多。要是走累了,他们就在故宫中寻处咖啡厅,坐在城墙下喝杯咖啡,感觉有点不一样呢。

第二天他们又去了圆明园、颐和园和东交民巷。

为了带周朕阳散心,金启晗被逼着开上他那百年不动一次的SUV。

金启晗不开车真的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而是他的技术太烂,连他自已都嫌弃。

陪在周朕阳身边的时候,金启晗要求自已不许对孩子灌输那些没用的鸡汤话,什么人生就是不断丧失的过程,什么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是在失去中渡过……不,他不想把这些没营养的话转述给周朕阳。

有一天,周朕阳突然跟金启晗说,他在梦里梦到爷爷,梦里的天空很亮,就像阳光一样,爷爷站在阳光下笑着,挥手向他说再见。

周朕阳其实什么都懂,虽然小,但是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不需要别人哄他,骗他,他知道失去最亲的人意味着什么,他坦然接受这一切。

之后周朕阳像没事人一样去上学,同学们看到他校服上套着的孝布,都在默默看着他。

没有人会真的关心他,因为他们的年纪还不懂得亲人的死亡带给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周文龙下葬那天,周朕阳又哭了。

回去之后,金启晗不再和周朕阳特意谈论他的爷爷,这只会让孩子胡思乱想。

又过了几天,姥爷打来电话,说姨姥姥去世了,放下电话,金启晗就嚎啕大哭。

这么多年了,他第一次因为有人离世而哭,还写了一篇祭奠姨姥姥的文章。

其实他知道,他只是单纯的为死亡流泪,为一个可以正常离开的人光明正大的悲伤。

母亲去世的时候,金启晗15岁,对于大人们来说,他只是个孩子。在他们的认知中,小孩子对这种事其实更容易接受,然后淡忘。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少时的金启晗没想过要忘记,也不想忘记,一辈子都忘不掉。

那是他的母亲呀,这辈子就只有这一个妈妈,那么爱他的妈妈。

再过10年,他就要和妈妈一样的年纪了。

金启晗有时候就会想,他们才认识15年,妈妈就走了。她真的是一个好妈妈,现在想来,她确实是。

好爱她,比想象中的爱。

对于母亲离世的痛苦,其实金启晗至今都走不出来,只能老生常谈,说时间最终会抚平一切,抚平那种极致的身体上的痛苦。

也许心理上的会减轻一些吧,但是每每想起仍然痛彻心扉,所以大多数时候,金启晗都尽量不去想,不听不提不想。

20多年了,他始终走不出来。

每当中秋节,就会想起许多年前,妈妈带着他看月亮的情景,那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最圆的月亮。

所以金启晗不喜欢过中秋。

心乱的时候,金启晗喜欢练习书法,鼻尖嗅闻着墨香,心自然就满了。

正所谓书不尽历史,话不完世态炎凉……当金启晗提笔时,便感觉他可以穿越千年,忘记一切烦忧。

心正则笔正,在这黑白世界里,全部的烦恼皆会烟消云散。

他喜欢闻着这墨香,笔尖蘸了墨,仿佛能写下人生一般,静然,孤傲。

书法内的世界,只有真正喜爱的人才能理解,这需要经年的沉淀,需要定安心神,每张纸都是在慰藉自己的心灵。

晏麒喜欢看金启晗写字,他说感觉金启晗那时像个世外高人一样,周身都带着仙气。

后来晏麒便鼓励他的队员们练习书法,因为他发现手枪射击和写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运用手腕的力量,而每一次提起笔就像是每一次射击,屏气凝神,放平心态,从一而终,一气呵成。

金启晗曾答应晏麒在立秋时送杨树军一幅字,并请姥爷给他画一幅扇面。

画扇面是立秋的习俗。

夏日,向金老爷子订制扇子的文人雅士就越来越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