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贺家是当地晓有声望的书香门第,族内青年大都饱读诗书,或是步入仕途为官为吏,或是修书传道教书育人。贺文宗老先生为学生时就因才情斐然而小有名气,后中进士为官十年,因无心官场生活请辞回乡,回乡后便开了家书院,凭着贺老先生端正人品和满腹的文采,贺家书院成为本县最大的书院,当下青州人都以入读贺家书院为傲。
金秋时节天蓝湛湛的,暖光铺满大地,今日是贺家的大日子,贺家嫡子贺有章大婚,全府上下张灯结彩,宾客往来热闹非凡。大厅内,贺老爷子神采奕奕,一派儒雅,正与前来道喜的满座男客寒暄,身边则站着今日的新郎官贺有章,一身红衣,温润有礼,安静的站在贺老先生一侧,一边偶尔与宾客交流一二,一边安排管家带着宾客去席间稍坐。前厅是男客们欢聚一堂热闹的地方,花桥扫视了一圈竟没看到最爱热闹的贺南山,招来了个贺家小厮问道:“你家二公子呢,怎么没看见他。”小厮恭敬道:“回花公子,二公子前段时间说要去南方寻一件礼物送给大公子,只是到现在还没回来。”花桥听完便摆手让他离开了,心想南山回来肯定要闹好几天,竟然错过了亲哥哥的婚礼,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耽搁了。眼下确实无聊,也不想和在场的人多些交谈,贺有章这个新郎官又特别忙肯定没空陪自己,想了想便找到贺有章恭喜祝福了一番,送上贺礼便离开了。
贺老夫人在后院招待前来道喜的女客们,各大宅门的夫人都是端庄持重的,平时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出门相会好友,在大喜日子能够见到各位亲朋好友,那份欢喜溢于言表。贺老夫人在厅内和花老夫人说着家常,就听花老夫人有些羡慕对贺老夫人说:“你真是好福气啊,能娶着甘家姑娘当儿媳”,贺老夫人也是当仁不让:“甘姑娘确实是品貌端庄,是我家的福气,哈哈哈,你家小花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你家看好哪位姑娘了?”花老夫人有些惆怅:“哎,小花平时就喜欢呆衙门里,也不知道那个差有什么好当的,之前向他提过娶亲的事,他就说不着急娶亲,我和他爹拿他也是没办法。”贺老夫人拍着花老夫人的手安慰道:“莫急,儿孙自有各自的路要走,缘分要顺其自然。再说,小花事业心重,这是好事,男儿自当立一番事业。”花老夫人听罢也是宽慰了几分。说话间,就见前厅小厮前来禀报,“夫人,老爷说前院准备妥当了,邀请各位夫人前去观礼呢。”贺老夫人摆摆手,道:“回老爷,就说各位夫人稍后就到。”各位夫人听了这话也就不再闲聊,安静坐等贺家主母发话,贺老夫人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便站起身来,缓缓道:“各位夫人,前厅已恭候各位了,咱们去前厅观礼吧。”各位夫人也站起身来,有序跟在贺老夫人身后。
前院已经被甘家的嫁妆填满,大大小小箱柜不下百余抬,嫁妆是娘家给自家姑娘准备的一生生活用度,也代表着娘家的实力,这满院的嫁妆,不仅有精致的生活用品,更难得的是还有十多抬满满的书册,这在女子嫁妆中可是极难见到的,众人见后心下了然,“难怪贺家对甘家姑娘如此心仪,饱读诗书的姑娘正是贺家良配呀。”突然听见门口小辈在欢呼:“新娘子到了,新娘子到了”,众人齐刷刷往门口看去,贺公子手持大红长绫的一端,引着新娘走进门来,只见一抹弱柳扶风似的女子手持红绫轻轻走进来,大红颜色显得纤纤玉指更加白皙清秀,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众人也是啧啧称赞,不知谁喊了句“贺公子真是好福气呀。”贺公子望着红纱盖头下那张羞红的脸,只笑不语,心底的那股爱意在眼底蔓延开来。此时,高堂之上的贺老先生和夫人满脸欣慰,看着新人在众多的祝福中朝大厅缓慢走来,婚礼仪式也在一句句正式的主持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