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姚府的时候,陶绾就见到陶纤和姚珩站在门外。
陶绾一见到姐姐就跑了过去,笑着拉过她的手,“姐姐你怎么在这里等我?”
陶纤瞥一眼她手中拿着的东西,猜出来这是来的路上齐陟买给她的,两人并未刻意回避,不消猜也能猜得出来。
姚珩回来时同她说的是陶绾在街上走走,没过多久,秋水居的人来传话说,是有正事商讨。
“多谢大人送舍妹回来,舍妹顽劣,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大人见谅。”她客气疏离,摆明了是想同齐陟撇清关系,“我们家仰赖大人恩泽才得以存活至今,只是这些日子事忙,等日后定会找机会谢过大人。”
齐陟看了眼陶绾悄悄扯着陶纤袖子的手,双手交握拜了一拜,“令妹蕙质兰心,知行自知今日所为不妥,今后定会思虑周全。但我爱重陶绾,若能得她为妻,必会保她一世无虞,此生绝不负她。”
三人闻言,皆诧异地看着他,就连陶绾也震惊地怀疑自己,他们明明是今日才……
齐陟又道:“夫人不必忧心,我说这些话只是想告诉诸位,我甚悦陶绾,有娶她为妻之心。
至于夫人和陶姑娘是否同意,我都愿意等日后的答复,不论何时,我都愿意等。”
青年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陶纤颔首,“既然如此,那便不留大人了。”
“告辞。”同姚珩颔首过后,齐陟便离开了。
陶绾抬眸看向神色凝重的陶纤,还有一脸探究的姚珩,她咧嘴笑笑。
陶纤瞥她一眼,“跟我过来。”
两人走进房中,陶绾看着神色凝重的姐姐,她抿嘴道:“姐姐,我喜欢他。”
陶纤转过身看着她,轻笑,笑意不达眼底:“先不谈你对他的心意,我们单就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我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明白他……”
她话未说完就被陶纤打断,陶纤拉着她坐下,“绾绾,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你若要嫁给他,那日后少不得同他家中人打交道。你性子直率纯粹,不明白世家大族的那些纠纷究竟有多么复杂。
姐姐只希望你嫁的人,除了品性端正,家世也得简简单单的。”
陶绾看她,“我知道他出自望族,或许他家中人会有些难缠,可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但我相信,我与他会处理好一切的。”
陶纤看着她,心中无奈,“你……你以为我不知道?他对你多有照顾,你身上的毒是他帮你解的,你姐夫的案子也是他奔走,我知道,他是个好人。可一码归一码,我不可能因为感激他就将你嫁给他。
绾绾,嫁人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希望你日后后悔。”
房外,姚珩端着面听见她这句话不禁愣住,他看到房中女子焦急的模样,出口道:“好了,先让绾绾吃点东西,明日再说吧。”
陶绾抿嘴,没好意思说她已经同齐陟在外面吃过了,不然陶纤恐怕会更气。
“更何况,他自幼……”
陶纤还要再说,却被姚珩拉了一把,“好了好了,阿绾累了一整日了,先让她好好休息。”
陶绾适时打了个哈欠,看她面露疲色,陶纤才对她说道:“吃完早点休息。”
说罢她就走出去了。
看着她的背影,陶绾无奈叹气。
“你姐姐是担心你,你说,万一你嫁给齐指挥使,他人是好,可齐府是个虎狼窝,将来那些人趁他不在的时候对你下手,到时候怎么办。”姚珩看着她说道。
陶绾早知道齐陟家里不简单,她嘟囔道:“那我也不是任人欺负的,谁敢欺负我,我一定加倍还回去。就算将来齐陟变了心,那我也会立马休了他,转头找一个比他更讨我欢心的来。”
姚珩看着她,笑了笑,“知道你厉害,可是阿绾,你吃过苦,作为家人,我们自然不愿意看你再吃苦了。今日你回来的晚了,她不放心,一直说要出去找你。
她只有你一个亲人,明白吗?”
陶绾连忙点头,正因如此,她也才最看重陶纤的看法。
姚珩回房的时候就见到陶纤坐在房中写着什么,凑近一看,才发觉她是在算这些年替陶绾攒下来的嫁妆。
遂忍俊不禁道:“你不是不同意吗?”
他坐在一边,听见陶纤没好气道:“那我能怎么办,看她这副样子,已然是认定了。
女大不中留,从小到大,这还是她头一次反驳我。”
她无奈笑笑,“不过她如今这样倒让我想起来爹娘还在的时候,这一年来,也算是老天把我那个无忧无虑的妹妹还回来了。”
姚珩挑眉,笑着问她:“那你这是同意了?”
陶纤摇头,轻哼:“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他单单说几句话我就答应他?那也太便宜他了,且看他如何表现吧。”
她将账本放好,叹气道:“说实在的,我刚回来仔细想过,我明白她对齐陟的心,两个相爱的人能够长相厮守在一起真的很难得。”
姚珩看向她,月光下,女子的面庞越发柔和。
“我也不愿意绾绾不高兴,只要他能处理好一切,让绾绾没有后顾之忧,我就答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