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点内卷值。
每隔十分钟,夏晓风都要将系统面板调出来,欣赏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浏览数据折线图,除了几次无可奈何的“摆烂扣分”,整体来看,内卷值还是稳定上升的。
一个目标达成了,还会有另一个目标——正如一座山翻越了,还有下一座山,连绵起伏的山峦尽头,便是10000点内卷值的汪洋大海。
等到那个时候,他就自由了……
出了地铁站,穿过服装商城,路过一家潮汕牛肉店,很快就能到校园。
明天,就是高二的第一天了。
他脑中忽然冒出了个问题:“小K小K。”
小K回应道:“在,我的主人。”
夏晓风早已习惯他这把戏,直明主题道:“你会一直跟我跟到什么时候?高二上半学期?还是高三?”
小K说:“我会一直跟你到10000点内卷值满了为止,不限年份。”
夏晓风说:“嚯,那我要是一直搞不到10000,你岂不是得跟我一生一世了?”
小K停顿半晌,说:“……根据数据资料分析,你这句话是性骚扰。”
夏晓风回嘴道:“……放你妈屁,谁去性骚扰个破系统!没点幽默感,不聊了!”
小K只能继续说着他最喜欢的“句号、句号、句号”以表结束。
默默之中,这个人已经把小K认作了自己的朋友,因为他脑中的念头和心里的声音都能被这家伙“窃听”完全,被动诉说了真心话之后,小K也会给出对应的建议——尽管大多数建议都是内卷系统要求的。
可我们不得不原谅一个没怎么跟别人说过真心话的少年,想交上能说真心话朋友的心思。
他读过一些网络小说,玩过一些系统游戏,只知道那些系统负责人一如冷冰冰的命令机器,没有办法与之唠嗑打趣。
可小K跟它们好像不一样,他对夏晓风曾说,他最近在了解“如何才能更像一个人”,喜欢学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古谚语,偶尔也会对夏晓风的某些“正常人类行为”表示好奇。那些不能跟谭逸说出的心声,他知道小K都不动声色地听见了,他知道自己总有一个倾诉的对象。
这么一想,自己的青春期迷惘,也不至于太过令人煎熬。
夏晓风叫出小K,说:“10000满了,你离开我,你会去哪里?”
小K用机械音回答他:“去对接下一个主人。”
夏晓风“哦”了一声,说:“你这份工作要干多久?”
小K说:“多久?我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死亡概念,我一直都是干着个的。”
夏晓风似懂非懂说:“高科技……那下辈子可别再相见喽!”
小K说:“你太烂的话,还是有可能匹配的。”
夏晓风说:“嘴那么臭,吃大蒜了!”
他拉着行李箱,走入校园,发现校门口延伸而去,道路两旁,站着两排穿白色上衣的同学,对着新生说着“学弟学妹早上好,请往里边走!”,这声势浩大的,跟开工上班必要的企业动员似的。
这队伍里有几个人,还挺面熟。
他这才想起来,这是阳才二中的传统,每年开学季,都会有“学长团”专门迎接新生。
这学长团是由高二学生组织的学校社团,专门负责为新生提供生活指引、学业帮扶,三个人对接一个班;开学后还会有为期三天的迎新活动,带新生一同破冰、熟悉校园环境、竞选班干部等等。
简短来说,就相当于大学里的“助理班主任”,工作团队里的“新人导员”。
同宿舍的谭逸、侯志博都报名了,侯志博能理解,他家里弟弟妹妹多,又喜欢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便自告奋勇第一个填了报名表。
谭逸他是真没想到,这个学长团对高考成绩没有直接的半点帮助,他怎么会去参加呢?
想来想去,还是得出了“谭逸在我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改变”的结论,顿时把他得意了一整晚,鼻子都要翘上天了!
谭逸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变,抓着手上1150点内卷值,夏晓风突然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虽然还没想好到底有什么细致的计划、到底有什么明确的大学方向,但比起以前,浑浑噩噩、雾气弥漫的未来终是露出了几缕金光,让他不再跌跌撞撞。
总归是好的,总归是好的……
要是不用学习就更好了!
夏晓风分到高二二班,班主任是高一时的化学老师,北京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教起书来头头是道,对学习任务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知识点更难理解了,小组任务更多了,晚自习前还要轮流上台分享学习经验——干呀!哪儿来的学习经验,姓夏的臭小子连学习门道都没摸清楚,还敢班门弄斧吗?
他想向谭逸取经,可谭逸上了高二、入了学长团以来,就更加忙碌了,经常抓不到人;好不容易逮到了,却只是匆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
“你怎么回事!又躲我?跟上学期一样?”夏晓风把他堵到墙角,问。
“没有躲你,高二了,学习不是更忙了吗?”谭逸紧紧贴着墙壁说。
“换个借口,刚开学,忙个球蛋,期中考不还有挺久吗?”夏晓风说。
“我现在就开始复习了。”谭逸说。
“……”
夏晓风松开对他的禁锢,挥挥手:“算了,你忙吧,我自己也能搞定。”
谭逸望着他快步离去的背影,叫道:“你……晚上回宿舍,再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