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37章 杂种!

第37章 杂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啊?我,是我!”

张青猝不及防的被叫到,有些不明就里。

孔守正可惜的看着李斌和姚宗嗣。

“还请三位稍等片刻,容我们商量一下。”

一挥手,立马有人来将三人请了出去。

听闻几人还没用饭,又正好赶上饭点,随从索性将人带到伙夫处,嘱咐好生招待着,才回了主账。

伙夫极为热情的弄了吃食,兴致勃勃地给几人送过去。

“来来来,咱们军营中别的不说,这馒头管够!”

张青拿起馒头就开吃,累了一上午,可算见着点吃的。

“呼——”李斌也端起粟米粥吹了吹,慢条斯理的喝了起来。

只有姚宗嗣端着碗,看着粥上漂浮的灰尘有些难以下咽,勉为其难的吃了两口馒头。

“哎呦!嘶...什么破馒头,还有石子!”姚宗嗣一气之下将馒头丢在地上。

这一举动立马引得吃饭的士兵们看了过来,纷纷眼神不善的盯着他。

姚宗嗣毫不客气的瞪了回去。

伙夫捡起馒头拍了拍:“小伙子,有的吃就不错了,这可是军中,不比在家里,能填饱肚子就行。”

说着,毫不介怀的将馒头扒了皮,当着姚宗嗣的面吃掉了。

“我替他给你陪个不是,”李斌放下碗:“我这弟弟娇生惯养的没吃过什么苦头。”

伙夫倒是毫不在乎。

“能看出来,二位都是读书人,只有这位,”他指了指张青:“是个从军的好料子。”

“哦?何以见得?”李斌来了兴致。

“老汉我走南闯北数十载,常年戍守边关,见得最多的,除了自己人,就是辽狗,你这兄弟,可不像汉人呐。”

姚宗嗣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你胡说什么?我在京都见过辽国俘虏,可不长张大哥这样!”

张青心里一突突,手中的馒头被捏变了样。

“我可没骗你,他虽不是辽人,可也不是汉人,”老汉一针见血:“他是个‘杂种’!”

“哈哈哈哈!”此话一出,将士们没有忍住,齐齐笑出了声。

“这伙头儿也忒损了哈哈哈哈!”

“...你!”张青连忙将愤怒的姚宗嗣按了回去。

“这位老汉说的没错,我家原在幽燕之地,祖上确实与辽人有通婚。”

伙夫笑了笑:“所以说他是块好料子,看这体格子,多棒!”

张青头一次被人夸,有些羞涩的挠了挠头。

气氛缓和了不少。

中军大帐里,一伙人聚在一起,谈论着李斌三人。

“你们觉得这人怎么样?”孔守正询问着大家的意见。

“还可以,能从细枝末节里推敲出去年的唐河之战,也能发现问题所在,有些眼光。”

也有些人觉得不对。

“他说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说不得朝中有风声透出,给他打听到了也不一定。咱们这儿易攻难守那不明摆着的事儿吗?”

两拨人说来说去,也没辩出个结果来。

孔守正扫视了一圈,点了个一言不发的生面孔:“你呢?”

“我?”尹继伦指着自己有些怀疑。

他不过是个负责募兵御边的巡检使,能出现在这里,那都是托福,哪里有他说话的份。

“就你,照实说!”一帮人没一个说到重点上,孔守正有些头大。

“...那我说了啊,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难道不是粮草吗?”

争的面红耳赤的几人停了下来,是哦,这孔副都部署,不就是前来查看威虏军的粮草储备事宜的吗。

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恕在下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咱们粮草没问题,那最大的问题也该是陛下避而不战的态度,而不是这地势问题。

他都是知道陛下命令坚壁清野,去年的唐河一战是违令而出,怎么就不觉得陛下的战略有问题呢?

就算我们在雍熙北伐中失利,损兵折将、未能收复失地,就该避其锋芒吗?”

尹继伦意味深长的感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那些辽人真的会善罢甘休吗?换成你,你会吗?”

“换我当然是乘胜追击!”有人激动地喊。

“所以他唯一没有错的,就是那首诗。

我朝等一场胜仗太久了,乘着刚打完唐河之战不久,士气高涨,应该乘胜出手。而不是被动等待!”

这话说到了孔守正心坎里,也跟自己和李继隆的看法几乎一致。

这才是人才啊!相比之下,那三个书生算什么?

孔守正满意的摸了摸下巴:“你觉得有必要留下他们吗?”

“回部署,在下认为文人,就该走文人的路子。”

“来人,给他们些盘缠,妥善的将人送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