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37章 杂种!

第37章 杂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进来吧,孔副部署有请。”

三人在带领下走进军营。

定州副部署,是辅助定州部署管理相关事务。协助都部署掌管一州、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营防守御等政令。

李斌知道各级官员的事务,边走边想对策,很快就到了帐前。

“进!”

青云之路就在眼前,姚宗嗣紧张的咽了咽干渴的喉咙。

帐中是几个正在用饭的中年人。

孔副部署,孔守正放下筷子,拿起帕子擦了擦手。

“听说你们在营外徘徊多日,还做了诗?可有此事?”

李斌站得笔直:“回禀大人确有此事。”

另一人连忙咽下饭菜:“念来听听,正好下饭哈哈哈。”

李斌见状眉头微皱。

按照约定,这诗由张青来念。

谁知张青还未开口,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领兵数观望,残赤不胜烖。执讯迅获丑,都同逆首来。’嗨,小的耳朵都听得起茧,也没闹明白这诗有啥好的?”

进来收拾碗筷的正是下注之人,状若无意的说到。

“收你的碗。”孔守正将人赶出去。

复又打量起几人来:“你们这诗...是指责我们迟迟没有收复失地?”

这话张青哪里答得上来,还是李斌解了围。

“不敢,在下只是希望将军们能迅速平定战乱。”

看来这人就是三人中领头的了,孔守正颇有兴味儿的打量着他。

“正是二十来岁的大好年华,如果真对自己的学问有把握,怎的想来这前线投军?”

说起这话,姚宗嗣是既自豪又无奈。

“我大哥文采非凡,于军事一道也很有自己的理解,先后两次都考入了殿试!奈何时运不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含金量,说不得就是将来的同僚。

只是可惜文臣和武将之间向来不和。

“既然如此,再考便是了,你几人年龄不大,多考几年早晚登科。”

这其实也是姚宗嗣不理解的地方,哪怕再等六年,李斌的年纪也并不大,怎么就生出了要投军的心呢?

“自然是有苦衷,小人现在急着建功立业,最快的就只有从军这一条路,打退蛮夷,匹夫有责。”李斌面无表情的陈诉着。

姐姐冤死不能瞑目,亲娘悄无声息的去世,殿试一次次落榜,心爱之人替他尽孝,安葬母亲,又卖了老宅,供他读书。

走头无路之下,却被逼无奈嫁给了冤死姐姐的知县。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时时刻刻的折磨着他,让他痛不欲生。

若十六岁第一次春闱时,能一举登科,姐姐就不会冤死。

之后的所有悲剧就都不会发生。

他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许还有两个孩子,母亲含饴弄孙,姐姐估计也该嫁人了吧?

只有握在手中的权利是真的,只要他能在军中大展拳脚,一样能将她从那虎狼窝里救出来!

斯人已逝,可活着的人总要努力一把。

孔守正不置可否,又问了另外两人。

“大丈夫当忠君爱国死而后已。”张青答的理所当然。

只有姚宗嗣不知如何作答。

“那你们说一说我军目前的问题在哪里,讲得好就留下来如何?”

李斌信心十足,他之前因军事不过关而被黜落,后来的三年里走遍了大江南北,去往各处边境探查。

这段经历经历,让他对宋朝边关各处都十分了解。

不管是军事部署,还是巡边之事都很有心得,说起来头头是道。

“首先,得从去年的辽国南下说起,端拱元年辽国南下连破我军,幸得李继隆将军,违背陛下坚壁清野的命令。并于唐河重创辽军,斩首万余。”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李继隆虽然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可也确实有领军之才,且目前他是这定州都部署,眼前这人的顶头上司。

“只是可惜后来辽人反击,夺走了易州。

那么此地处于与辽军连接的前沿位置,一旦战争爆发,大概率就是第一线。

咱们威虏军处于平川之地,易攻难守。地势上的劣势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

将领们纷纷放下筷子,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此人有两把刷子,几乎说的八九不离十。

年前易州失守后,军队整体防线后移至徐水以北,今上要求坚壁清野,不和敌军发生正面冲突,威虏军所守的地方,在地势上的确不占优。

“如果不出所料,距离下一次开战应该已经不远了。”李斌很是肯定的道。

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眼中都有些惊艳之色,估计这几人大概率是能留下来的。

“不知在下说的可对?”

孔守正面色如常,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听说你们三人中有位壮士,能轻松拉动百多斤的巨石,敢问是哪一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