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敛臣 > 第163章 搽粉墨

第163章 搽粉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入了夜的皇宫更显得寂静,幢幢殿宇如同蛰伏于黑暗中的巨兽,发出无声却悍然的吐息。落了一个白天的雨已停了,沉甸甸的雨珠压低了花树草叶,叫春日里本该生机勃发的它们看起来格外的低眉顺眼。屋瓦和檐下的宫灯还在寂寞地淌着水。宫砖上仍旧湿漉漉的,被月光一照,像结了一层霜。

提灯的守夜宫人如履薄冰般各司其职,眼观鼻鼻观心,未敢像平日般偶尔偷个闲。今日惊变犹在眼前,谁也不想给自己惹上祸事。李渡被下了狱,可宫里皇后和太后仍是安然无恙地住着,陛下并未做出任何处置呢……

这时的永寿宫,已同往日一般熄了烛火,但却有一道纤瘦的身影正小心谨慎地穿过重重殿门,正要走出宫外。

恰当此时,暗中忽地点起一团火光,吓得那身影猛然止步,甚至倒退了几步,整个后背贴到了冰冷坚硬的宫柱上,才不至于使得自己软倒下去。

只见火光越来越盛,这才看清领头的竟是押班宋宣。他朝手下宫人点了点下颌,他们便如游鱼般散开去点灯,随后整座外殿都亮如白昼。

那鬼鬼祟祟的身影不由得抬起袖子遮住自己的脸,真如惧怕光亮的鬼魅一般。指缝间,她看到暗里走来一行人。

烛火剥落了他们身上的夜色,竟是皇帝和十来个朱衣紫袍的贵人。

她彻底瘫坐在了地上,表情空洞。

“陛下,诸位学士,”宋宣勾着脖子,恭恭敬敬道,“此女子并非宫中人。不过,奴才倒也识得她。”

宋宣阴柔的声音飘散在冷冷的夜里:“她正是永寿宫曾经的宫人,如今信王府世子殿下的侍妾——素红。说来,这还是当初太后娘娘指的姻缘呢。”

几位学士面面相觑——今日京内闹得天翻地覆,陛下不仅雷厉风行地镇压了李渡一党,甚至还不惜将素日埋首经卷的他们召来,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何事。唯有裴牧居虽面沉如水,但又仿佛已预见了什么。

皇帝微微垂目,看不出悲喜。他身上仍旧披着那件氅衣,被夜风吹得猎猎,像只快要疾飞而去的猎鹰。

宋宣看了眼皇帝,嘴角隐约噙起笑来,不疾不徐地走到瑟瑟发抖的素红面前,伸出手:“来,把你手里的东西交给我吧。”

见素红只是一味发抖,惊恐地睁着那双瞳孔都在震颤的眼,宋宣似乎笑得双眼更弯了,手伸得更近:“事已至此,若你肯乖乖听话,或许还能博得陛下一丝怜惜。”

两行泪从素红的眼眶里滑落,她双手剧震,捧出一个木匣子来,立时便被宋宣夺去,吓得她将手缩回胸前。

“陛下,”宋宣没有逗留一息,便疾步走到皇帝面前,呈上那木匣,道,“请陛下御览。”

皇帝的指尖从匣身上划过,像是犹豫,很快便攥起来,转身面向身后诸人:“各位学士,都是名满天下的鸿儒,在朝中更是德高望重。今日请几位先生们来,便是想请你们做个见证。”

“太后深更半夜私召外人入宫,其人又形迹可疑,意图偷挟宫中之物出宫。”皇帝缓缓启开那匣子,露出里头的真容来,“请先生们仔细瞧瞧,这究竟是何物。”

不知是不是风大了,诸学士打量皇帝神色,忽觉周身发冷,却又莫敢不从,各自小心上前几步。崇文馆学士周衔云年岁最大,资历最深,此刻自知不可推脱,便主动取出匣中唯一的物什——一枚印信。

周衔云上了年纪,一双眼睛在经卷里熬坏了,于是将印信凑近了看,好半晌后,忽而脸色大变。

他干瘪的手指无法自制地颤抖起来,不由自主地看了眼始终置身事外的裴牧居,然后稳下心绪,巍巍地将那印信呈到皇帝眼下,低下脸,道:“回禀陛下,这印信上写着二字——沛之。”

谢有乔,字沛之。

此话一出,周遭众人俄而心神俱震。这深夜突来永寿宫,怎的竟与谢有乔又扯上了干系?

裴牧居略略挺直了脊背,脸上有一丝凝重,但似乎并不在他的意料之外。

皇帝将那方印信握回手中,手指轻轻摩挲了会儿,而后侧过脸,问:“这是从何而来的?”

素红虽被吓得魂飞天外,但总算并未痴傻,听出皇帝问的是自己,忙手脚并用地爬行过去,泪水糊了满脸,泣不成声道:“回陛下,奴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是今日午后,太后娘娘遣人带奴婢入宫,然后将这匣子交给了奴婢,让奴婢放到信王的书房中!太后懿旨,奴婢实在不敢拒绝啊!”

听到此,皇帝已不在意她要如何为自己辩驳,只是随意示意宋宣先将人押下去,便回头看向几位学士,眉眼平淡,但说出来的话总显得有几分为难:“太后贵为国母,于朕更有养育之恩,但如今又牵扯到谢有乔和信王,恐怕和当年的边饷案有关……”

周衔云等人虽专攻经学,无心朝事,但到底也为官数十年,如何不理解皇帝急召他们而来,看上这一出戏的用意?太后虽出身李家,但终究还是太后;皇帝虽非亲生,但母子名分是脱不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