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连瑜接了茶,他回忆道:
“不知陛下您还记得不,两年前廖御史刚进都察院的时候,他上司同僚邀其下值后去群芳阁喝酒,谁知道廖御史不仅拒绝了还反手写了奏折,弹劾上司同僚身为官员却去青楼狎妓。”
连瑜听着茶水都忘了喝,他把茶盏放到一边,匪夷所思地问道:“他这种性子没被人打死?”
这个问题……
喜公公想了想,措辞道:“不是什么大问题,众人都会看在廖老大人的情面上,不与他计较。”
连瑜:“……”原来是有爹在后面兜底呢。
廖老大人……哦,对,他想起来了,廖直他爹是文华殿大学士廖源,一个八面圆通左右逢源的老好人。
一个圆滑的廖源加一个刚硬的廖直,这父子俩也是绝了。
连瑜问:“廖家主母的性子是不是比较强势?”
“陛下英明神武,您猜对了。”
喜公公笑呵呵道:“据说廖老夫人少时不似一般闺阁小姐,为人作风张扬,嫁到廖家后廖家就传出了廖老大人‘惧内’的风声,而现在的廖大人……大伙都说颇有其母气魄。”
连瑜:“……朕记得廖直好像还未婚配?是不是娶不上媳妇?”
说到这里,喜公公就眯缝起了眼睛:“廖御史今年二十有五。据说从廖大人十八岁开始,廖老夫人就在给廖御史寻摸亲事了。几年间不知看京城多少家姑娘,至今仍未定下婚事,皆因到了相看这步,廖御史总是三句话把人家姑娘气哭。”
他笑言:“久而久之,京城媒人们就给廖御史起了个诨号“廖三句。”
对此,连瑜用了两个字评价:“活该!”
用过午膳,连瑜去了坤宁宫,将庐州之事告知了萧无咎。
事实上廖御史回京前,萧无咎便知道了这事儿,他起身向连瑜道了谢。
见小皇帝一脸闷闷不乐的模样,萧无咎问道:“陛下还在怨怪廖御史?”
连瑜哼了一声:“谁叫他当场让朕下不了台阶的?朕可是皇帝!”
“就因为这个?”
连瑜:“朕为吴老大人网开一面怎么就不行了?朕看这个廖直是不通情理,没事找事!”
萧无咎微微敛眸:“陛下认为廖御史今日之举过于无情?”
“是啊,你是没看那吴老大人衰老成什么样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朕都怕他平地摔倒!人都这样了,也该回去颐养天年了!”
“那敢问陛下,您会让谁补吴老大人的缺?”
连瑜:“?”这话题怎么突然转到政事上了?
他思索一番,说道:“吴老大人是大理寺卿,他退了,那就提拔大理寺少卿上位吧。”
萧无咎叹了口气:“大理寺少卿今年开春娶了户部左侍郎的女儿,而户部左侍郎是萧首辅派系的人,倘若提拔大理寺少卿,恐怕萧首辅在朝堂上的势力又要一家独大了。”
听了这么一段,连瑜才慢慢醒过神,他瞪大眼睛,惊愕到:“所以廖御史是为了让朝堂格局继续保持平衡才阻拦吴老大人致仕的?”
萧无咎没说话表示默认。
连瑜摇摇头:“啧啧啧,朝堂套路太深,朕差点就被套进去了。”
“看来廖直明确不会加入萧岭派系了。你说,这是廖直自己的主张还是他们廖家的?”他看向萧无咎。
萧无咎意味深长道:“不管是谁的,只要结果有利于陛下就好。”
闻言连瑜欲言又止。势力平衡,朝堂太平确实是对他这个皇帝最有利的,但是——
“你爹应该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吧?”
萧无咎笑了,直白道:“臣和他之间除了血缘并无其他关系,不然臣也不会巴巴把这些弯弯绕绕讲给陛下您听了。”
连瑜:萧岭这爹当的真失败,看把孩子都逼成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