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入殓师在古代探案 > 第66章 宫中秘案

第66章 宫中秘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且这个数字,也只是十八年前的金额,到了现在,郑太师手上握着的金钱数量,也确实如放出的消息那般,富可敌国。

况且,他们找到的还不止这个,账本里还夹着一封信,一封郑太师与西夏国君的通信信件。

信件是用番文所写,他们并不认得,但底下左右分别盖戳了郑太师和西夏国君的印章。

除此之外,还有一枚绯红色的云状玉佩,很可能是作为信物。

“但戊戌年五月是什么意思?”季然问。

能找到这些证据确实值得振奋,但信件是通过其中两个场景获得的,那另外几个场景获得的信息中,槐树还能与这个相呼应,但第一二张的线索却无关。

崔易也想到这点,按照这一路找到的线索,都是互相映照,但他已经翻阅过他爹经手的旧案,没有这个时间上发生的。

确实有从三月发生的案子,一直到五月才查清,但这样何必说这个时间点呢?

季然灵机一动:“崔大人查过大理寺接手的案件吗?”

“大理寺的……”崔易深思,“你是说这个很可能是大理寺的旧案,而不单单是我爹接手的案子?”

季然点头:“甚至很可能是当时朝中,发生的事件,很可能不是大事,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令人印象深刻……”崔易重复了这句话,忽然想到了一个事。

他对崔二问道:“当时宫中是不是发生了失窃案?”

失窃案?

季然惊讶,注意到崔二的脸色霎时变了,她连忙追问:“宫里丢了东西?”

崔易点头,补充道:“那是个大案子,我爹当时还不是少卿,按照记录,他当时正被陛下派到扬州查案子,好几个月都没办法回京。”

“什么大案子?”

通过崔易的解释,季然才知道,这宫里失窃的,可不单单是个东西,还包括人。

丢的正是张贵妃的胞妹,张青宁。

当时,张贵妃正怀着孕,崇元帝下让其妹妹与母亲来宫中暂住两天,陪伴贵妃说话,谁料一夜过去,张青宁就消失不见。

连根头发都找不到。

最后是在冷宫的一个池塘边,找到了她的鞋子。

但是经过搜查,池塘里没有找到尸体,连随身的东西也没有找到。

当晚候在外面的宫女太监,也没有听到里面有发生任何的动静,也没有看到有人进出过,相当于这个人凭空瞬移到冷宫里,然后就不见了。

而与之一起消失的,还有库房里的大量珠宝。

季然觉得奇怪,她还在当捕快的时候,一直有翻看藏案阁的案子,想着能够靠她现代的知识破除其中的悬案。

这么特别的案子,她却并没有在藏案阁中看到过。

“陛下当时特意下令,不允许任何人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崔易继续解释,

“在持续一个多月没找到人的情况下,陛下为了掩盖这件事,特意下旨赐婚,让张青宁在明面上远嫁出去。”

难怪藏案阁中没有这个案子的信息,原来是封口了,季然这下明白过来。

“那这张青宁后来就真的找不到了?”她追问。

崔易摇头,表示确实没有,而且是没有任何的线索。

“但这个案子,与郑太师有什么关系?难道你爹认为这个案子是郑太师干的。”季然进行推测,但马上又有疑惑,“但他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崔易沉吟半晌,也想不出有什么关联。

季然疑惑:“况且当时郑太师的势力,真的有能耐到在皇宫中作案?”

对此进一步细想后,她觉得不是很可能。

如果刨除郑太师,单纯对张青宁这个人的关系网进行发散思考。

首先家中是清流,张家在朝中门生众多。

姐姐当时还是张妃,正是这次生下三皇子后,才升的贵妃。

“但张青宁只是一个闺阁女子,即便有人要暗算张家或张贵妃,也不至于牵扯到她的身上。”崔易摇头,不认为与这些有关。

二人一阵沉默,屋内陷入安静。

过了许久,季然起身道:“先不管这个了,我们先找人翻译一下信件,这样才好知道他们之间通信的是什么内容。”

崔易点头。

他们拿着信件和其他找到的证据,来到大理寺。

崔易的办公房内,王藻已经按照吩咐,在此等候,能让其信得过,又懂番文的人,也只有他了。

崔易一进去,便将信件交予他。

“证据找到了?”王藻一看落款,大喜道。

崔易点头:“麻烦王大人进行翻译,我们想要确认这是否就是定罪的证据。”

王藻连连点头,对信件着手翻译。

他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慢慢地在纸上写字。

大概半个时辰,王藻便翻译好信件的内容,将译稿交给崔易。

看着他的脸色,崔易的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