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入殓师在古代探案 > 第24章 归京与对话

第24章 归京与对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卿,此事就交给你,朕赐予你调人的权利,只是要快。”

崔易思量片刻,抬头看向崇元帝:“臣遵旨,但臣有一请求,请陛下在事后容臣提出。”

众人吃惊,不明崔易为何在这种时刻提出要求,此举难免有威胁之意。

崇元帝垂眸,看不清神色,在他看来,崔易并无威胁之意,只是觉得请求不宜现在提出,也不觉得此案难办。

让他不免产生些许好奇,对提出请求一事自然答应下来。

**

季然牵马走到城内偏僻的角落,马车跟在后头,周围无人,她把缰绳交给车夫,掀开门帘,里头是侍女紫鸢。

紫鸢一下看到她便扑过来:“县主你终于回来了,你去了好多天,紫鸢好想你。”

轻拍肩膀以示安慰,季然问:“我也想你,这段时间家里如何?爹娘有问什么吗?”

紫鸢正要开口,就看到县主面容还是男子妆容,连忙从身旁的木箱取过锦帕与水,让她卸妆。

边卸边听紫鸢说起季然离开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这次她离开京城,是以散心为借口。

虽不知永昌伯府事件后,紫鸢是如何说的,但自那天起,平昌侯与安庆公主对季然的态度更加好,她一提要散心,就直接答应下来。

离开前在家的日子也是很受呵护,她感受于此,心变得软软的,同样投桃报李,对他们嘘寒问暖。

安逸的家中日子令人沉溺,但是善恶值要求在前,她不得不离开港湾。

二人回到侯府,季管家就在门口站着,看到马车驶来,便上前迎接。

“县主,你回来了。”季管家行礼,“侯爷和公主早早起了,哪都没去,一直在府里等你回来。”

“让爹娘费心了。”听到这话,季然跳下马车,快步进去。

偏厅外,平昌侯站在门前张望,看到季然的身影,便立即迎上。

“然儿。”季渊上前揽过肩膀,笑着说,“肚子饿了吧,你娘在里面等你。”

季然撒娇说饿了,二人一起进入偏厅,只见安庆公主刘樱也站起身等着他们。

“你娘从昨日就煨了汤等你回来,知道接到人就立马安排厨子做了你最喜欢的菜。”季渊继续道,“自从收到你的信,你娘算算时间,从前天开始就安排人到城楼等,看昨日没回来,就猜到是今日了。”

季然有些动容,上前搂住刘樱的手,撒娇道:“娘亲对女儿真好,娘亲用早膳了吗?不如一起用膳吧。”

刘樱自然说好。

三人用着膳食,季渊说道:“过两天,你表哥应该就到京城了,你姑妈也会跟着一起来。”

“你表哥要参加春闱,之后几天乖乖待在家,等你姑妈到了好好陪陪她,你们许久未见乘机叙叙旧。”

季然对表哥没什么印象,对这个姑妈却很是好奇。

据她所知,姑妈当年是自己在街边相中姑父,一见钟情,后面让人打听后更是主动上门提亲,可谓奇女子。

姑妈一家住在郴州,姑父是郴州知府,武官出身,而这次参加春闱的表哥则是这几年有名的才子,连京中也有他的诗词集。

季然连连称是,打包票等姑妈回来会好好招待,保准她满意。

既然提到了春闱,季然感觉现在氛围还不错,道:“爹爹,娘亲,春围后大理寺会有一次对外仵作招聘考试,我想参加。”

季渊二人脸色顿时一变,她连忙道:“爹爹,娘亲,我不是胡闹。”

平昌侯放下碗筷,双眉拧紧,苦口婆心道:“然然,你一定要参加吗?要成为仵作,无论是仵作技艺还是医术技法,都要了解清楚,难度之高,更何况尸身腐败的气味,你受不了这个苦。”

刘樱的态度却不一样:“侯爷,我倒是认为,让然儿前去参加也不错。”

“夫人?”

“如你所说,仵作这一行当不容易,何不让然而去试试。”

看到他们的态度,季然也放下碗筷,神色严肃道:“我是认真的,之前我被冤枉一事,让我知道仵作一职的重要性,像书黎这般惨死之人肯定不在少数,如我真成仵作,我能替死者说话,这是行善积德之道。”

“你想积功德,那这在城外施粥也一样。”

摇摇头,季然:“施粥我要做,仵作我也要做。”

看她态度坚决,季渊沉默,起身拂袖离开。

刘樱:“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这大理寺的考试并不是那么简单。”

“娘亲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一定会考上的。”

安庆公主欲言又止,很想告诉女儿,自从知道她被人冤枉成凶手时是自己洗脱冤屈,还帮助大理寺找到凶手后,季渊便向刑部的好友了解仵作一事,还看了几本医书,吐了几次就连连说女儿一定不会感兴趣。

谁想今天就被打脸。

刘樱的态度一向是宠女儿最大,最后为女儿加油打气两声,便离开去安慰季渊。

参加仵作考试一事,季然已经想很久了。

她靠女扮男装混进大理寺,靠的是系统的易容术和辅助功能,但之后遇到的案子中,她深感朝廷对仵作一职的不重视,如这次的考试,也不外取二人。

连京中如此,更遑论其他地方。

据了解,大部分衙门没有仵作,一旦有案子,尸体都放在义庄让守尸人看守,查验尸体者大多为大夫,即便有仵作,也多如徐州案中,对尸体死因、尸表情况了解甚少的师传仵作,这种传授而来的认知不够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这一点最为致命,错误的死因就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无辜之人可能因此家破人亡。

季然想改变这个情况,单单作为一个捕快不够的,她想要名正言顺进入大理寺后,用手上的权力,将正确的仵作之术延伸到她到不了的地方。

她作为县主,进入大理寺后肯定受人瞩目,但这个瞩目会令人关注她破的案子,这之后她将在现代所学所感所见的收集出书并教授,一定能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