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已经出嫁,嫁的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少爷,生有一子一女。
小儿子在外安置产业,虽未成亲,但有妾室,已生庶子两个。
出事当天,不知为何,一向很少回家的小儿子居然带着不被章天重视的庶子回家吃饭,连大女儿一家、章天父母、何秀芳父母,也都在章家吃饭。
因此,才酿成五十多人皆死的惨案。
这般灭门大案,按理应该直接越级上报朝廷,可是徐州知府胆大包天,不仅无法破案,还设法遮掩,将这起灭门案压下去,幸得章家有忠仆,躲过追兵直敲京中衙门大鼓申冤。
“这徐州知府,为何试图掩饰此案?难道他涉及其中?还有这一大家子,为何选择这一天回去吃饭?”这一个个的问题,问得站在面前的捕快满头大汗。
这是衙门得知徐州发生命案时,暗地里安排的捕头下去先探查一番,确有此事,才由上官上报朝廷,并将案子分配给大理寺。
由于时间紧迫,这名捕头没有对案件做过多的调查,只到章府勘察一番,连徐州知府面都没见到就回京了。
“下官不知,但走的时候,下官注意到徐州知府似乎一直闭门不出,而章府现在正被当地官兵守着,没有人能进去。”捕头擦擦额头的汗,汇报当时看到的情况,他也是找了熟人偷偷溜进去,里头已经没有尸体,但地上还有大量的鲜血残留。
听到这里,王藻向崔易拱手:“大人,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获得朝廷准许,让我们到徐州一趟。”
崔易点头,吩咐他们准备行囊,最迟明天上午启程赶往徐州,去调查章氏一家被杀的案件。
众人点头。
**
这次灭门案的死亡人数已经令人震惊,奇怪的是徐州知府的行为,更加奇怪的是当地刺史官员并没有任何上报的记录,就好像凭借徐州知府一人之力,就将这答案压下。
要知道,这死的人里面,不单单是章家,还有他家的女婿,还有亲家,难道这些人的家人没有要报案的打算?
这最后居然只冲出一个章家仆人,徐州知府的力量如此之大?
崔易上奏朝廷后,崇元帝单独接见,并给了他一个卷轴。
卷轴里不仅有当晚在章家现场的人的生平明细,还有一份徐州当地官员与商人的名单。
要求他不仅要解决这桩灭门案,还要寻找这份名单上的人存在的猫腻。
时间限定三个月,三个月后,八国来朝,作为九卿中的一员,崔易必须到场。
条件严苛,难度极大,崇元帝也清楚,因此给予他钦差大臣的身份,赐予尚方宝剑,并让李罗将军带兵跟随,也会在查案上提供帮助。
“崔易,此案的重要性,相信你也知道了。”崇元帝端坐在上方,“朕此前收到消息时,曾安排吏部下达命令,要求派人彻查,但后来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次派你下去,好好调查清楚,这徐州到底发生什么事。”
崔易低着头,余光注意到冕冠上晃动不已的流苏,心生疑惑,崇元帝的反应不对,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今天为何动静颇大。
按理来说此事关系重大,理应暗地彻查,安排李罗跟随无疑明晃晃地告诉别人他们要查案,这样徐州知府肯定提前将证据销毁。
看来他有必要小心行事。
深夜,独坐在家的崔易写了一封信,封上,交给站在一旁等候的崔二,低头说了几句话。
安排好后,他小小舒了一口气,想起那张脸,偶尔平凡偶尔艳丽的脸庞,心中掀起点点波纹,思索良久,还是决定顺其自然。
第二天,李罗已经集齐兵马,在城门口等着,他身材高大,样貌粗犷,留着两撇胡须,手一直捻,张嘴就是一句轻佻话。
“哟,崔大人,怎么出巡外出查案,也要带着个貌美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