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在马上的崔易手握住缰绳,冷着脸:“眼睛要是不好使,就可以挖掉喂狗了。”
“狗多可怜,还要吃李将军剩下的,那可不好吃。”齐礼也在旁边嫌弃地跟着说,“这就我们几个男的,你说哪个小姑娘呢?”
他觉得李罗就是没事找事,明明就是个大将军,但是总喜欢碎嘴说个不停,每次遇上崔易,就爱调侃两句。
“小姑娘不就是……”李罗伸手想指,但一下子失去目标,“咦,怎么会?刚刚明明就有个姑娘站在老崔隔壁……”
他揉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现在站在崔易旁边的是个样貌普通、身穿布衫的男子。
一拍脑袋,挠头:“可能是日头太晒,看错了。”
齐礼白了他一眼,“晒就走到阴凉的地方,别老是站在太阳底下,小心中暑。”话语间不耐烦与关心并重,不难看出关系。
站在远处的季然没有听清说了什么,但从他们的肢体语言里看出关系很好,她有些好奇,走近几步,站在崔易的旁边。
李罗策马走到崔易身边,马鞭点一点他:“崔二呢?怎么不见他在你身边,还换了个小矮子,是不是终于受不了你的臭脾气,要明珠换主了?”
“你说什么呢?”崔易和季然同时喊。
“你这人长那么高有什么用,还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遇到事情肯定第一个冲上去,吃饭也肯定至少吃3碗,对吧。”季然无语地叉腰,这是什么人,第一次见面居然就叫别人矮子,真是没有礼貌。
“李将军,慎言,小的绝不会离开大人半步。”崔二从一旁马车的前座走下来,站在前方,拱手说道。
崔易瞪了李罗一眼,挥手示意季然和崔二不要理这个傻子,让他们直接上马车。
无视李罗还在喋喋不休的嘴,看到他们都上了马车,崔易挥手,一抖缰绳,“出发!”
“哎,等我一下啊。”李罗一下住了嘴,示意后边的将士跟上,也抖抖缰绳,跟在后面,往徐州府去了。
**
“哑——哇——”
荒郊野地,灌木和草丛因为缺水,发黄枯败散在地上,地上一片片被晒得颗粒分明的泥地,几棵老树表皮裂开,像恶魔扭曲歪斜的嘴脸,其中一颗还被劈开了两半,两边的长干枝如尖叉竖立,锋芒慑人,周遭还倒塌了许多枯木。
前头一座高大枯树上,长长的枝丫站着几只身躯庞大的黑乌鸦,嘶哑的声音回荡整个山谷。
忽然,车轮压过枯叶树枝的声音逐渐清晰,一些乌鸦扑腾翅膀四散开来,剩下的几只嘶哑几声,低着头,猩红带黑的双眼注视着驶来的马车和人群。
“这地,确定方向没走错?”季然走出马车,望着那一排站着看着他们的乌鸦,提出疑问。
这乌鸦怎么那么可怖,像在监视着他们,而且这徐州虽不及江南一带富庶,但地理位置较好,这几年也风调雨顺,按理州府前的山谷不应如此衰败无声息。
他们先前经过的山林树木繁茂,也有河流经过,不该如此。
“没有走过,确实是这里,但是这地……”李罗下马,将地图铺在马身,手指点在几个蝇头小字上。
“这里原本叫宿花谷。”
“花?这里连根草都不长,怎么会有花,有相关的地理志吗?”齐礼拿起地上的枯枝,翻开地上的土块,泥土干涸发白,稀落的砂石混杂在一起,不见湿润。
崔二拿出走之前在大理寺里借出的徐州地理志,确实有宿花谷的记载,而且描述的是十里繁花,品种多样,但都是观赏无害,每到春暖花开,适合踏青之时,这里满是游人。
记载时间也一直到去年。
大理寺的地理志是由州府提刑官上报所得,由于大启管辖地域广阔,人口数量较多,当地悬案、要案、破获案件繁多,有些案件需配合地理志归档,因此大理寺要求提刑官额外收集一份地理志,包含地理环境、花草树木种类、河流变化等都要一一归档上报。
由此,形成了一份特殊的地理志。
“崔二。”崔易喊了一声,崔二立马拿出纸笔记了下来。
“这绝对有问题,这枯败的程度,至少要三五年才会形成。”齐礼蹲下,抓起一块泥土,手一用力,土块就碎了一地,灰随着风飘散开来。
季然站在一旁,她看着地上黝黑的泥土块,眼睛忽然被某个亮光闪到,微愣,往旁边挪了几步,没了,又挪了回去。
蹲下身,微眯着眼睛,头低垂看了半天地上,脑中闪过某个猜想,手拉了拉自己脚边的衣服下摆,身旁的人顺着力道蹲了下来,语气缓和,“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