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长生多想,王家兄弟接连着跳下马车,大小子、二小子踩着冷地,冷呵呵笑着,顺手便拽了长生下马。
“这天寒地冻的,一来一去,等我们弟兄回了城,只怕天也黑了。这鬼天里,冻得人脑仁疼,晚间吃多少热酒,也散不走一身寒气……”
“是哩!”王弟笑着卸下长生的包裹物什,把它们安安稳稳地丢上马车,又把长生的马和元家的马一换,成了!
“我们兄弟,也躲一回懒。”王哥敲着门框,与虫姑娘说话,“妹子,长生他一个,就顶我们兄弟两个,有他陪着你,四少奶奶更安心。你们俩,今儿都受了四爷的委屈,一路上,正好做个伴……”
长生虫儿,都受到了四少爷的驱逐,受着四少爷同样的气,遭着四少爷同一种罪,也算是同病相怜。
虫儿掀了帘子一瞧,王家兄弟缩着眼睛,藏着手脚,还不等她开口,那两个早跳上马共乘一骑,勒马掉头,颠着簸着这就往回走。
同样,汉子甩鞭子打马,抽冷风,不耽误工夫,车马一动,这就往金乌村去。
路上,虫儿、长生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说的话既不勉强也不尴尬,只是老实人说着正经话。
马车摇摇晃晃,人也摇摇晃晃,这便晃到了金乌村。
欢喜园里,长生一走,萱草立即恢复,一如往常面带着笑意,又做了喧草。
白日里,又在园子里、街上东逛西逛,问东家长,问西家短。
东边走,西边闹,嬉戏到玉京院,偶尔客套问着虫儿,好似那人不是她的旧友,有时礼貌问着长生,好似从来没喜欢过他。
萱草只爱问爱刨根,为了问而问,她心里对那两个人,并没有多少怀旧,不过是,为了热闹,为了新鲜,为了乐子,为了有趣。
玉京院没了虫儿,底下几个小的又不顶事,大丫环虫儿不在,羽儿、毛儿拿从前一样的工钱,少偷了许多懒,多挨四爷许多骂。
白日里,姐俩变着花样儿,劝四奶奶叫虫儿回来。
夜里,又撺掇着小昆儿小蟾儿去向四奶奶求情,那小昆儿是个傻的,回回当着四爷的面儿讨情,回回气得四爷拍桌子瞪眼,她也被四爷拿佛经账本拍得不长个……
旁的丫环,受了委屈不敢吱声,那倒也罢了,毛儿羽儿,这两个玲珑鬼,怎肯老实罢休!
四爷容不下虫儿是一样,那三个霸王魔头,胡言乱语造谣诽谤,不留意坑了虫儿,又是另一样。
园子里遇到那三个,羽儿阴阳怪气,毛儿冷嘲热讽,姐妹俩倒不是全心全意为了虫儿,只是站在高地上,拿着真道理教训人,确实是无尽爽快……
那些个有靠山有关系的,纵是由着性子闹翻了天,认错的担罪的,被波及的,往往是那些最没门路,最无所依靠的。
世道滑稽不富贫困,真是滑溜溜没天理的可笑!
春桃有几分心肝,她还惦记着虫儿。
好妹,从来就不是个坏的,虫儿走了,她心里有愧意,软话堵在喉里,死活不肯说出口,只留下蛮意在脸。
为着小小一只虫儿,元昭独自气了一夜,恋笙睡在一旁也不哄他,夜里睁着眼睡不下,只能越加气愤。
一时殚精竭虑,一时又胡思乱想。
四少爷生怕失了枕边人的心,又怕恋笙当真丢下他,回金乌村去,和长生虫儿三个人一起过潇洒快活日子……
元昭心里更有七八重难说的古怪,恋笙对长生,明面上很是平淡,偶尔会挤出一丝笑一丝泪,心里也是,对虫儿,倒是日思夜想,紧张得很。
长生那汉子竟不如丫环虫儿,真是奇了,怪了……
摔破了盏又去修复,挑了事先置了气,又丢了脸面去哄人家,这般做人,是有几分下贱。
一个掰不好另一个,一个拗不坏另一个,同床共枕对峙着,逆不了各自本心,偏又死活不撒手,不分开。
他们夫妻,这一回,倒也不是不和睦僵持着,只是,元昭说得有道理,恋笙自然也有情理。
道理是道理,情理是情理,恋笙知道道理,却更偏向情理。
恋笙自己的婚事,尚不能全全做主,如今稀里糊涂要掌他人命运,她郁闷得难开解,一时喘不过气来。
冬日冷,夏日热,人活着遇了难事,总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