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这种东西,的确很奇怪。
一开始,黎越从江朝朝口中听闻她心悦褚羡时,他看褚羡的确有点不爽。
他认为褚羡年龄大,又不爱笑,经常冷着一张脸,根本配不上他的朝朝。
可就算是这样,黎越也从没想过要拆散他们。
毕竟,江朝朝喜欢。
可当他听了褚羡说的那番话后,心中对他的不爽达到了顶峰。
头一回,他生出一种不忿的情绪。
任褚羡有多高的功劳,他的心里,第一次生出‘褚羡着实配不上朝朝’的念头。
他也曾试图在京城一众勋爵子弟中寻找能够和江朝朝般配的适龄男子。
相貌倒是其次,主要是人品、家世以及其他。
人品好的,家世不行。
家世好的,又没有担当。
人品好又有担当的,族中的长辈又是出了名的强势和跋扈。
...
或许是他的要求太高,翻了好几遍杨茂呈上来的册子,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让他放心把江朝朝交出去。
思量再三,褚羡依旧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一想到褚羡那晚说过的话,黎越仍是气得牙根痒痒。因着这件事情,他一连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
又一个深夜,他依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饮了一杯温酒后,心里的气愤更甚,即刻差人从宫外把褚羡召进宫来,狠狠踹了一脚他的屁股仍不解气,又忍住低骂了他好一会儿。
什么‘没眼光’、‘不识货’等诸如此类的恶劣词汇悉数被安置到了褚羡头上。
偏偏,往日在他面前牙尖嘴利、受不得半点委屈的褚羡,在听了他那些骂人的话之后,非但没有反驳,反而一反常态变得沉默。
这让黎越更加窝火。
他当然可以下一道赐婚圣旨——这样,两个人这辈子就有了牵扯不清的瓜葛。
经过和褚羡这么多年的并肩,他对褚羡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相信褚羡的人品——虽然褚羡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但他是个好人。
黎越相信,只要他为二人赐婚,纵他对江朝朝没有男女之情,单凭江朝朝是江宗保的女儿这一点,褚羡也断不会苛待于她。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这么做。
原因有二:
其一,江朝朝的年龄尚小,可能会对以后的生活心存憧憬。倘若褚羡一直没有对她生情,那二人的婚后生活定然不如江朝朝脑海里预设的那样美满。
时间一久,他怕江朝朝会后悔,继而从心底里埋怨他这个舅舅。
其二,确切来说,黎越颠沛流离这么多年,从皇亲贵胄流落到最底层,又从最底层一步一步打杀到最高位,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人心难测,他从心底里不相信‘一见钟情’这四个字。
他怕江朝朝对褚羡是一时兴起。
若真的是那样,那一纸赐婚则会直接改变、甚至是毁掉褚羡的后半生。
是以,尽管他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都奉至江朝朝面前,好弥补她受苦的前半生,但对于婚事,他还是想谨慎一些。
故而,当黎越从杨茂口中听闻江朝朝和褚羡近些时日的情况时,并没有心生不满。他巴不得两人在日常的相处中萌生出真正的情意。
自曳风亭那晚后,江朝朝几乎每天都从繁宁殿出来,也偶尔会和后宫里那些颐养天年的老太妃们打个照面,遇到合眼缘的,也会停下交谈几句。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魏太妃。尽管她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要凑上来,江朝朝却始终都在刻意无视她。
这一次,她不想与魏家的人有丝毫的瓜葛。
浣珠看出她对魏太妃的抗拒,偷偷问她,却被江朝朝用‘不喜她说话的腔调和打量人时居高临下的眼神’给搪塞过去。
其实,江朝朝说的是上一世的魏太妃,仗着她是即将进门的魏家新妇,不止一次当众下她的脸面,给她立规矩。
虽然上一世的她最后也当场驳了魏太妃一回,但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情。
尽管这一世的魏太妃尚未做出那样的事情,每次看到她面上都挂着一抹‘和善’的笑意,江朝朝却始终对她不喜。
不日,江朝朝的名字在宫廷不胫而走。当然,是在皇上的授意之下。
除了江朝朝每日的行踪不受拘束,繁宁殿依旧保持着闭门谢客的状态,繁宁殿的宫人们拒绝了一波又一波想要来繁宁殿拜访的客人。
当然了,上官清霜、褚羡和皇上均不在此列。
五月末,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传着一件事——皇上寻回了流落在民间的郡主。
尽管还没有正式册封,但郡主的名头,扎扎实实落到了江朝朝头上。
--
随着这一消息的扩散,江府又掀起一番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