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城往西北行,熟悉的景色渐渐退去。谢渊骑在马上,观望着四周的风景,这么多年来,他倒是第一次来这些地方。
“元和大师,你以前来过这里没?”
元和摇摇头“先前我一直在天齐寺,也是这次才能到皇城来。不过徐大人自小游学,定是去了不少地方。”
谢渊笑了笑“那倒是真的,我都佩服徐大人的阅历,大兴山河辽阔,我们这一生,又能走几处地方。”
说罢两人又都沉默了,是呀,人这一生,有多少事情来不及做。
徐逢缘在车内听到他们的谈话,伸出头来“我们这一趟去的浮光城,可是非常有名气的。”
谢渊一听两眼放光,骑着马靠近些“那你快说说你,这地方有何特别之处。”
“那我们歇息一下,也赶了许久的路,也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浮光城的事。”
喝了水吃了干粮,谢渊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元和坐在她旁边“快说快说,这浮光城到底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一旁的五杀听见他们的话,摸了摸鼻子,假装有意无意地靠过来。
徐逢缘将册子收起来“浮光城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这个浮字。”
“难道,这座城是漂浮在空中的?”
有人反驳到“哪有城池能浮在的空中的。”
“你别说,还真有。许多年前,我们一行人去域外,当时黄沙满天,日头毒辣,走着走着,就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城池,甚至都能听到里面的人声和车马声。大家都很高兴,可走着走着,就觉着不对劲,那座城池明明就在眼前,但就是怎么都到不了。”
徐逢缘点点头“但浮光城同这个还有些不一样。它取名浮光,不是因为漂浮在空中,而是因为它周围的状况很特殊。”
这一说众人就更不解了“特殊?徐大人,快说说。”
“我们所去的地方,长年干旱,雨水极其稀少,但奇怪的是,浮光城四周却是雨水充沛,常年降雨,导致浮光城四周形成了一片片的水沟,奇特的地势让浮光城常年被雾气包裹,有时候甚至伸手不见五指。
谢渊若有所思“这样说来,一般人要夺取浮光城,其实并不容易。乌图这么迅速攻下城池,难不成是有什么高人指点?”
“也不一定是高人,也可能有人接应。里应外合,才能在短短三天就攻破城池。”
旁边的人听完轻叹一声“真若是如此,也不知道在城中埋伏了多久,布了多久的局,许多年都没被发现,这些人当真能忍”
谢渊冷笑一声“倒也不一定是乌图蛮子有多厉害,说不定就是自己人。”
有人接话道“此次攻城,浮光城共计伤亡三万四千八百人,城中还有近一万多名百姓和被俘的将士。都是我大兴同胞,乌图蛮子何等可恨,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等我们反击那天,我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对,杀他个片甲不留。”其他人纷纷附和,面色凝重。
“阿弥陀佛。”元和微微合眼“贫僧奉皇上旨意,此次随行,便是等着夺回浮光城之日,为伤亡战死的百姓士兵诵经超度。”
“大师放心,我等就是拼上这条命,也一定会夺回属于大兴的地方。”
谢渊看了看一旁的五杀,故意问到“你们几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到时候可别趁机跑了了。我大兴只有战死的勇士,可没有落跑的人。”
五杀头一转,眼中浮出杀意,手缓缓推着剑鞘“我们绝非那种贪生怕死之人,休的折辱我们。”
谢渊见状忙将他手按回去“说笑说笑,五位气宇轩昂,一看就是侠士,自然不会临阵脱逃的。”
“我等奉命保护徐大人,哪怕我们五杀只剩一个人,也会将徐大人安全带回去。”
“信你。”
徐逢出发三日后,城中倒是难得平静。朝中也暂时没有过多事情处理,闲着的时候,他都是坐在院子里看雪,等待着徐逢缘寄信来。
这种等待与以往的不同,他满怀的是期待和喜悦。
临近晌午,倒真有人送信来,闻人铖忙接过来,发现不是徐逢缘,却在看见落款的字迹后呆愣了片刻,暗叫一声不好,忙披了衣裳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