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于徐逢缘的到来似乎并不意外,只是让人将火烧旺些“徐大人不必拘礼,我们早晚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回皇上,臣方才听说萧将军带兵去支援浮光城了。”
“确有此事,浮光城已失守,朕也就只能等着萧将军那里能有好消息传来。徐大人,你觉得大兴在朕手中,能否延续以往的繁荣。”
徐逢缘没有直接回答“臣近日来都在整理史册,历来许多事,都由天定,可更多时候,是人定胜天。”
白耀听的心中高兴“真是这样?”
“臣不敢妄言。”
“好,朕信你。说吧,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
徐逢缘退后一步行了礼“臣请皇上准许臣去浮光城。”
“你要去浮光城,你去恐怕会有危险。”
“臣明白。只是臣身为史官,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白耀并没有很惊讶,他私下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浮光城一失守,已经有不止一波人马去了那里,这其中有什么人,各自是什么目的,白耀也早就秘密派了人去调查。但他没想到的是,徐逢缘会主动要求去那里。
细想了一下,他大概明白了是为何,多少还是有些触动。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一去的话,浮光城暗中那些人马,倒不会有其他举动。”
“皇上明查,浮光城是大兴重镇,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这些人马去到那边,想必也是为了夺回城镇,但此情形下,也难保有人会有异心,趁此扰乱人心,皇上不好亲自插手,若是臣去,就会顺理成章很多。”
白耀点点头“你说的有理,朕何尝不想夺回浮光镇,可人心叵测,朕也担心有人趁此谋反,你去一趟,倒是两边都能顾及,甚好。这样,就劳烦徐大人去一趟浮光镇。带朕旨意给萧迟,有功者赏,有异心者,诛之。”
停顿片刻,他又说道“让阿迟好好保重,朕等他回来。”
“臣遵旨。”
浮光城路远,徐逢缘第二日便要出发,临出行前,她提了些东西,去了史学堂。借着烛光,她看见二姐还在伏案看书,那神情,和爹爹一样,忍不住鼻子一酸,轻轻喊了声“二姐,我来看看你。”
徐慕春听到就立马放下书本,将她拉了进来,看看她身后,“这么晚你怎么一个人过来,丞相大人没陪你吗?”
“他出门去了,我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去浮光城,行程仓促,想着先来看看你。”
徐慕春明白她的意思,给她倒好热茶,又准备了些糕饼“你不必担心我们,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
“二姐。”
徐慕春摸摸她的头发,“还记得你刚出生那会儿,我和大姐都很开心,整天一放学就跑着来看你,二娘虽不是我们的亲娘,可对我们都很好,吃的穿的用的从来都很大方,她常常看着我们,说,逢缘有你们这两个姐姐,以后肯定不会孤单,谁会想到,后来我们竟分别那么久。”
徐逢缘红了眼睛“这些年爹爹和娘都是你们在照顾,是我不孝。”
“不用这样想,你注定跟我们是不同的,你要走的路跟我们也不同,如今你是大兴史官,旁人看来只觉得你人前显贵,可我们心中清楚,你背负的责任很重。逢缘,二姐姐这一生可能都会困在这里,你是见过天地之大的,二姐姐没有你那等魄力,但会永远在你身后支持你。徐家,永远是你的依靠。”
这一刻,徐逢缘觉得二姐的脸和爹爹重合了,他温柔慈爱的看着自己,一句一句的叮嘱,却不敢透露自己的担心。
她忍住眼泪低下头,将手中的书册递过去“此去浮光城,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家中就拜托你了。大姐即将进宫,可她向来性子急,我整理了些册子,或许能帮到她。皇上这些年未纳妃嫔,可封后之后,难免他心意会有所转变,大姐需要在这之前,成为皇上信任之人,才能有立足之地。”
“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你离开这么久,我那个丞相妹夫该不高兴了吧。”
徐逢缘脸红了一下“他,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不过成亲以来,我们确实聚少离多。”
“先前我以为丞相真如其他人所说,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现在看来,是我们识人不清,要看明白一个人,怎么能仅凭别人的话去判断,这点上,逢缘,你比我们做得好,二姐要向你学习。对了,上次你说跟着四方师父去过很多地方,都没说完了,快快,再给二姐讲讲其他的。要不,你今晚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我送你回去。”
还没等徐逢缘回答,就听见外面有声音“夫人,夜已深,我们该回家了。”
徐慕春笑着叹叹气“哎呀,真是不凑巧,我这个妹夫来了,好啦,我不耽误你们,回去吧。”
两人一起走到门外,就看见闻人铖站撑着伞站在门口。
“我来接你。”
“回去吧,二姐在家等你回来。”
徐逢缘走出门外,回头望了望徐慕春,恭恭敬敬行了个礼,虽然都没说话,但是对视之间,相互之间已经明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