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50章 朝乾夕惕(1)

第50章 朝乾夕惕(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经三朝,于涣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皇帝本人往往与其头上的名衔毫不匹配。他向世人宣称,他是真龙化身,是天子,自然英明神武;所以皇帝不会错,错的只会是奸臣,是奸臣蒙蔽了“善良纯真”的皇帝。

实际上皇帝敏感而多疑,任何可能危及他权力的风吹草动都会挑动他的神经,让他夜不能寐;他脆弱不堪,因土木之变被剔除的骑射课程如遥不可及的梦,精致的饮食惯坏了他的脾胃,又撑大了他的身躯。到头来,所谓的“真龙”倒更像一只白胖的蛆,在死人上蠕动,贪婪地吸食着他名义上如他亲子一般的百姓的血肉。

或者他是无所谓生命的。他只是权力的容器而已。他把那被世人捧得尊贵无比、至高无上的权力从容器口漏出来,或漏给宦官多一些,或漏给大臣多一些。人人敬他,畏他,或爱他,但几乎没人在乎他本人;他们的种种情绪,都是由容器盛放的权力引起。

于涣亲眼看着自己的学生一步步走上先代帝王们的道路,有时不禁想,当朱祁镇复辟后坐在龙椅上时,是不是也会用怀疑和警惕的目光环顾四周,恐惧着有人质疑他的权威或再掀起一场政变呢?

商辂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于涣,道:“象观,六十也是个坎啊,我今年五十八了。”他伸手抚过自己头上华发,恍然想起自己连中三元、名满天下的事已经沉淀在遥远的过去了。

于涣一顿,道:“岳丈,您这岁数正是做事的年纪。”

“皇上过于宠信内宦,而不信外臣;如万安这等佞幸之辈耀武扬威。象观,你说当今之世,清耶?浊耶?”

于涣整色道:“我只知道,若是您退了,愿意激浊扬清的臣子便又少了一位。”

商辂摇摇头,宽慰似的笑笑道:“我随口一说罢了。”他如几年前一样坐在院中树下,相貌却愈见清癯了。昔日风度翩翩的三元公商弘载,在此时竟也被磨得意气略显消沉了。

于涣心事重重地从商辂家回府,不想在门口碰上了一个他意料未及的人。

“宾之?”

“旷澜先生!”门口那正要打道回府的文雅青年正是翰林院修撰李东阳,他因参与完成《英宗实录》的编纂而被从编修提为修撰。

于涣尽管腹有心事,还是上前展颜笑着问:“宾之特意登门,是有何事寻我啊?哎,你看我,来宾之,咱们进去说吧!”

李东阳谦和地说:“先生太客气了,实在折煞晚生——”

“进来吧!莫非宾之是傲雪寒梅,偏爱受这冷风吹不成?”二月的京城仍冷得透骨,闻听此言,李东阳也只好顺从地跟于涣进府。

于涣命人泡了茶端上来,看向李东阳:“宾之,说说吧,来寻我何事?”

“晚生是来向先生辞别的。”李东阳说。在于涣鼓励的眼神下,他接着道:“家父言家中祖坟无人祭扫,他放心不下,命我和舍弟回茶陵老家扫墓。晚生想,这几年对先生多有叨扰,得蒙先生指点,实乃晚生之幸。若是不告而别,太过失礼,也对不起先生先前对我的教诲。故特此登门辞行。”

于涣闻言,放下茶盏,温声说:“能与后进者探讨文章,得见文坛又有新星,亦我之幸也。宾之,你若看得起我,不妨再听一听我几句唠叨。”

“先生哪里话!”李东阳惊得站起来,躬身道,“尚有人言,能聆听先生一句话,死也甘心。能得先生临别赠言,晚生真是,啊呀,真是欢喜至极!”

于涣抬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

“其一,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你这次南下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多注意沿途的景、人、情,有了材料才好做菜嘛;其二,但愿你不要只看到春花秋月、物丰民富,也要看到那些过不下去日子的人,想想这是为什么。”

李东阳郑重拜道:“晚生定然谨记于心。”

余幸得旷澜先生指教,命余观风俗、察民情,以文载之。拙笔疏陋,本自踌躇,重念蒙先生视遇厚,竟援楮而成此稿。

——《南行稿序》明·李东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