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36章 见龙在田(1)

第36章 见龙在田(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九章

于涣回朝后,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在大理寺当差,其余时间几乎可以说是“不发一言”;朱见深恢复了于谦建立的“团营”建制,却还没提为他平反之事,这让观望的人们都不由得着急起来。

成化元年,有御史试探着提出此事,说陈循、俞士悦等人都已被恢复待遇,故少保兵部尚书于谦蒙冤久矣,天下皆知,理应如此。朱见深批复“悉如所言”,却没有进一步指示。这就显得有些反常了。

大家不由得看向文官班列中一脸平静的大理寺右少卿于涣,可他在众目之下依然岿然不动。

于涣不动自然是有原因的。虽然他做事从来不急不缓,但于谦的事,他岂会不放在心上?实在是朱见深曾召他入见,言说要等一个更好的时机。

“朕到时候一定给于师傅一个惊喜。”朱见深笑着说。少年天子的眼中满是笃定。

于涣自然只能恭候圣意觉得何时是“更好的时机”了。

这日,于涣又在衙门批复流刑、死刑等要案,忽然在看到一案时神色一凝。

由不得他不严肃以待,因为这竟是一桩发生在北直隶顺平府的巫蛊案。自古以来,巫蛊案都是十分敏感的案子,著名的有汉朝时卫太子巫蛊案、宋严道育案、陈长沙王案、隋太子案,最终都不知牵连了多少人进去。即使这个案子牵涉没那么大,于涣还是打起精神,以更慎重的态度阅览了一遍案件的经过、府县判词和各人供词。

据卷宗所述,是顺天府宛平县的陈庆如状告其寡嫂蒋氏咒杀自己兄长,又要咒杀自己。陈庆如之兄在蒋氏过门六个月后病逝,邻人多认为蒋氏克夫。陈庆如曾多次调戏其嫂,招致怨恨。后陈庆如声称自己头痛难忍,郎中并未查出实病。又连着几日晚上,邻居都听到蒋氏家中传来异常动静,敲门不应。后陈庆如就到衙门告发其嫂,捕快在蒋氏家中搜出了巫人用具。

其中,那个“巫人用具”的形制引起了于涣的注意。或许是因为其样式少见,县衙详细描述了这个用具:“是面具也,以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红面獠牙,两眼圆睁,面目狰狞。望之非善类。”

于涣皱起了眉。据他所知,这样的面具在中原较为少见。蒋氏一个妇人,哪里能弄到这种东西?他又仔细地对比了陈庆如、蒋氏、郎中和邻人的供词,心中怀疑更浓。从邻人的证词只能看出蒋氏与陈庆如不和,却依然无从得知她从什么渠道获知这种巫蛊之术;而蒋氏的供词颠三倒四,有许多相互矛盾的细节,于涣怀疑她是被屈打成招,恐怕其中另有隐情。

按律,巫蛊害人者,当杀。人命关天,于涣毫不犹豫地将此案打回。

没多久,这案件的卷宗又放到了于涣的案头,与之同来的还有大理寺卿王概。

于涣起身拱手道:“怎么劳大人专门跑一趟?”

王概笑道:“没什么,就当我活动活动筋骨了。象观啊,此案刑部覆审过了,没有问题。你就赶紧核准通过吧!”

于涣也笑了:“恕下官不敢苟同。”

“你知道就好……什么?”王概看着于涣脸上温和的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于涣不卑不亢地说:“下官以为,此案确实有缺漏之处。蒋氏的面具哪里来的?她一个妇人为什么会懂得这些东西?何况蒋氏供词言语混乱,一看就是屈打成招。倘若刑部说不清这些,下官是绝无可能让此案呈送御前的。下官身为大理寺右少卿,当慎刑也。况且,我等臣子的名声不算什么,难道要让皇上背上冤杀的骂名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