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21章 授业

第21章 授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太后过后才想,应该跟儿子说一声的。她带着朱见深去南宫探望朱祁镇,告知他此事。朱祁镇叹道:“娘为何不早告诉我?”

“我也是一时气急。你说说该怎么办?”孙太后问道。

朱祁镇起身来回走了走,对朱见深招手道:“深哥儿,你过来。”

朱见深自小就被孙太后灌输“你是太子,你要一言一行都做好”的理念,弄得他小小年纪一板一眼地行礼。他尴尬的处境使他对人心格外敏感,敏锐地察觉到朱祁镇对自己的冷淡和当下形势发生了变化。

“父亲。”朱见深应道。

朱祁镇说:“你记住,师傅教你念书,你就好好学。他若是教你书本以外的东西,你一个字都不要听。”他怕朱祁钰让于涣给朱见深教歪了。

“是。”朱见深回道。他有一种他这个年纪不应有的安静,这在朱祁镇看来是有些怯懦的表现。

孙太后牵着朱见深走了。她紧紧地抓着朱见深的手,抓得他吃痛,但他一声也没吭。

“深哥儿,你一定还会是太子的。”她喃喃道。

朱见深有些疲惫地回答:“是,祖母。”

——

等到授课那天,朱见深早早来到了殿内等待。他的贴身侍女万贞儿去把火炉生好:“殿下哪里用得着来这么早?”

朱见深正色道:“尊师是为重道也。”

“好一个‘尊师是为重道’!”一道清越的声音传来。只见一个身穿六品青色官袍,头戴乌纱帽,外罩一件藏蓝棉披风的青年大步走进来。他相貌俊秀,身材高大,神采奕奕。

“见深见过于师傅。”朱见深拜道。

“殿下快快请起。”于涣把他扶起来,又从容下拜道:“臣于涣拜见沂王殿下。”

朱见深有点被他的节奏打懵了:“师傅快起来。”他伸出小手去扶于涣,于涣便顺势起来,解下披风,有小太监过来接了过去。

两人分别入座后,于涣询问了朱见深的学习进度,说:“殿下既已启过蒙,那臣便从四书五经教起。臣所治本经为《易》,对殿下这个年纪来说太过深奥;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臣就从《春秋》开始教吧。”

“但凭师傅吩咐。”

于涣不用看书便侃侃而谈,从开头“郑伯克段于鄢”开始。他在家带侄女、外甥就是孩子王,说话又风趣,讲得深入浅出,很快就让朱见深听得投入进去。

这一段讲完,朱见深还感到意犹未尽。他抬起头看着于涣,问:“于师傅怎么不讲了?”

“贪多嚼不烂。咱们歇一会儿,就当殿□□谅臣口干舌燥,容臣喝口水。”于涣笑道,“臣说完,该殿下说了。殿下以为郑伯如何?”

朱见深思考了一会儿,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含沙射影自己父亲和皇叔这对兄弟关系的意思,小心地说:“共叔段骄纵跋扈,郑伯发兵诛杀,无可厚非。郑伯虽有失孝道,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那郑伯故意放纵共叔段,滋长他的野心,再名正言顺地讨伐他呢?”

朱见深定定地看着于涣的双眸,见他眼底是无尽的深沉。

“郑伯为人……太过刻薄,不愿友悌兄弟。”朱见深想到自己那几个弟弟妹妹,他们在朱祁镇膝下承欢,自己却受到朱祁镇的冷待。如果换作是他,他会规劝兄弟还是故意放纵再除掉他们?

于涣笑了:“这便是殿下的看法么?很好,殿下日后必然是一个仁慈的藩王。”他看起来还是那么明朗,仿佛刚才朱见深看到的深沉是错觉。

“殿下不妨把自己对其中几个人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不拘字数。就当是臣布置的课业吧。今日就到这,臣告退。”于涣笑吟吟地说。

朱见深喊:“于师傅!”

“不知殿下还有何事?”于涣转过身道。

“师傅可有兄弟姐妹?”

“回殿下,臣有一兄一姐。”

“关系好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