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时,鸿雁列阵南飞,和尚白马西行。
“此一去,嗳……怕是又要喂了那滚滚流沙,涛涛恶浪!”
高高九天之上,金阙云宫之间,仁慈的玉皇,威严的大帝摇头慨叹,冕旒轻摇,闲啜半盏松华清露,悠悠然说着风凉话。
幸得有密事相商,王母清退了左右,玉帝这副怪样子没叫许多仙神围观,将所剩无几的颜面丢得到处都是。
可一侧团坐的佛祖如来听了,庄严宝相上隐现蒸腾煞气,额角青筋汩汩,捻惯了佛珠的五指蠢蠢欲动,万分想要捻一捻玉帝的狗头。
他忍玉帝这厮许久……许久……许久了!
从前的他可从不敢想堂堂玉皇,炜炜玉帝居然能有如此不为神知的一面。
唉,不过,神也是会变的。
从前的他那么那么可爱,如芝兰,若玉树,世间万千生灵见之则喜。
而现在,他成了佛祖,他没了头发,他还失去了稚子之心……
他之所以变成现在这般模样,是为了天地苍生。
而玉帝之所以变成今日这般狗脾气,某只小猴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五百年前,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在天宫混闹一场后,玉帝就开始不对劲了——言谈间,尽是阴阳怪气,所作所为更是再无半丝儿天帝宽宏,丁点儿上圣慈悲,一时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一时又没事找抽惹人厌烦,浑然似个人嫌狗憎的凡间稚童。
别以为如来不晓得,那激起滚滚流沙,掀开涛涛恶浪的前卷帘大将,还不是玉帝特意摆布下去,专给他家爱徒金蝉子西天取经路上添堵的!
金蝉子顽劣淘气,如来费心费力,却怎么教都教不好。
佛心一硬便将其贬入轮回,差他自东土出发,往西天大雷音寺求一遭真经,以弘扬大乘佛法,普渡东土众生。
不取真经,不成真佛,不得归灵山。
如来智珠在握,原是白送功德给爱徒,偏金蝉子转生九回,流沙河的卷帘恶妖就拦了他九回。
肉身凡胎怎经得起那恶妖捶打啃嚼,回回是不得好死,骨肉支离,只残存下颗骷髅头。迄今已有九颗了,都让红发蓝脸儿的恶妖给串成了项链子,日日佩戴。
眼瞧着,凭爱徒自己的胳膊腿儿,是绝过不了流沙河的!
如来痛惜爱徒之苦,又困于言出法随,不好收回成命。
且因着有玉帝这厮带头捣乱,于是乎什么妖魔精怪,牛鬼蛇神都开始胡乱冒头。
哼,佛祖不发威,尔等当本座是泥塑的么?
如来佛祖发了狠,决心亲自保佑爱徒,连玉帝带拦路的妖魔,通通给他超度一番!
这第十世,金蝉子转生成了个江流儿。
自幼失了父母,身世坎坷,由着金山寺里的和尚们养大。总算是不负如来,生了些慧根,春来秋去,参禅悟道,长成了个高僧模样。
前些时候受了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又得唐王李世民钦命,拜为御弟圣僧,不日将启程西去,往灵山拜佛求经。
佛祖对这一世的金蝉子期许甚高,不仅让观世音菩萨相赠爱徒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以资鼓励,还遣了战力彪炳的五方揭谛、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为爱徒保驾护航。
又向王母娘娘借来了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以防玉帝,倘若他再搞什么无耻下作的小花样,全都会被白纸金字记下来,千古流“芳”。
此外,另有一路本领高强的,将贴身护着金蝉子,保他性命,护他周全,径往灵山而去。
如来佛祖可以说是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等着爱徒历尽千辛万苦爬上灵山,修成正果金身……
思忖至此,终于舒畅了心怀,他掀起眼皮子,淡淡的扫过玉帝一张带着几分苍白的俊颜,以示自己心里门儿清,只不与他计较罢了。
玉帝当然知道自己随性耍的那点子小伎俩,瞒不过神通广大的佛老如来。
但……就是这种如来老儿明知幕后黑爪是谁伸出来的,却偏偏拿黑爪的主人没法子,才叫玉帝解气。
想他堂堂玉皇大帝,受无极大道,掌天地玄黄,一时身子骨不爽利,却叫只乳臭未干的猴头儿,逼得避难于灵霄宝殿不得出,真真是岂有此理!
更叫玉帝气闷的是,天庭十万天兵,诸多神将,对上那猴儿的铁棒,都他奶奶的手软脚软,作了废物点心。
徒有灿灿金光罩身的废物点心们,自然拦不住眼中火盛手中棍凶的猴儿大王。
莫奈何,玉帝最后只好遣了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速往灵山去,搬来救兵如来佛祖,这才堪堪保住了顶上天冠,座下龙椅。
正常人受此大恩,约么是要结草衔环以身相许的,至少也要涌泉相报一番才好。
可玉皇大帝他是正——常——人吗?
猴儿在凌霄宝殿前上蹿下跳,耀武扬威的画面,玉帝每每忆起,固然气煞朕也!
可后来庆贺拿了猴儿的安天大会上,如来高坐,千真万圣相贺如众星捧月的画面,玉帝每每忆起,却把一颗玲珑帝心都要酸透了。
灭他威严的猴儿埋去了五指山下吃铁丸子喝铜汁儿,抢他风光的佛老三不五时被挠几记不轻不重的黑爪,不过分吧?
反正玉皇大帝自觉良好,十分合理,百般合情。
眼瞧着玉帝使起小性来,几乎要生生将佛祖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王母娘娘适时拈着纤纤玉指一点,隔空拎提起细颈大肚儿的玉壶来,亲自为佛祖斟一盏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