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侯爷摆摆手:
“夫人不必惊慌。即便我们陆家拒了这门亲事,太后也奈何不了咱们。
太后一派本就根基尚浅。加之先前和宁王斗法,元气大伤。
而今陛下年岁渐长,本就对太后摄政一事大为不满,更何况陛下从小养在先皇后跟前,与娘娘并不亲近。
太后娘娘本就进退两难,必然不会再为了这桩小事和陆家结仇。”
陆夫人听见丈夫一番分析,这才放下心来。
她拉过陆渊的手道:
“渊儿,你心中既然有了主意,母亲也不便再劝你。”
她将说放下,对着陆渊道:
“姜家门第虽低,但只要那姑娘是个良善之人,母亲定然不会阻挠。
改日,若是得空,母亲再上门为你提亲。”
*
次日一早,天还蒙蒙亮,陆渊便骑马踏上了入宫的路。
永乐宫里,王太后看着一早便进宫请安的青年笑得慈爱。
太后道:
“昨日刚和你母亲续完旧,今日子衡便到永乐宫来看望本宫了。
说来也巧,平乐这些日子也宿在永乐宫内,你俩从小一起长大,哀家这就差人将她喊来,你们一同絮叨絮叨。”
陆渊连忙起身道:
“多谢太后娘娘惦念,今日之时不必劳烦平乐郡主。
子衡此番进宫,为的是昨日您同母亲的对话。”
陆渊叩首,言语坚定道:
“陆渊恳请娘娘收回成命。”
空气仿佛凝固。
躲在屏风后面的平乐郡主听到这话,如同被人泼了一盆凉水,双手扣住屏风的一角,死死盯着殿内的男人。
威严的女声从上座传来:
“放肆!
陆渊,你可知道方才在说些什么!”
陆渊依旧跪在地上,脊背□□,口中言语清晰:
“娘娘,微臣心里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子,若是同郡主成婚,怕是耽误了郡主的幸福。
微臣斗胆,恳请娘娘收回成命。”
王太后威仪的凤眼眯起,胸膛因为冒犯气得剧烈起伏。
崔嬷嬷极有眼色的上前安抚,片刻之后才恢复平静。
她仔细端详着跪在殿下的男子,冷冷开口:
“陆渊,本宫愿意将平乐赐婚于你,是看得起陆侯府,你如今推三阻四,莫不是看不上本宫的平乐?”
陆渊道:“微臣岂敢。只是微臣心有所属,若是执意迎娶,唯恐怠慢了郡主。”
王太后冷笑道:
“本宫道是何事。
这有何难?你若是真心喜欢那个女子,本宫一道下旨,封她做你的妾室。”
陆渊着急道:
“此事万万不可!
娘娘,微臣在她面前起过誓,只她一人。娘娘若真下旨让她给我做妾,微臣恐怕无颜再与她相见。”
王太后眼中闪过一抹狠厉,面上装作不经意般,好奇道:
“哦?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得了陆家的青睐。”
陆渊迟疑,没有开口。
王太后皮笑肉不笑道:
“陆世子不回答,难道是害怕本宫对这位姑娘下手不成?”
陆渊连忙解释道: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觉得微臣心仪的姑娘家世卑微,难以入太后法眼,故而迟疑不肯答。”
王太后道:
“无碍,但说无妨。”
“此女乃京都五品官家姜孙旭的嫡长女——姜昭。”
哐啷!
一声清脆的瓷盏裂声响起。
陆渊余光望去,不知为何,太后娘娘手中的杯盏竟滑落在地上。
瓷块落地四分五裂。
太后身旁的女官立刻反应过来,连忙喊人过来清理。
“不必了。”王太后深呼一口气,抓着座椅的手竟微微颤抖。
陆渊不解看去,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疑惑。
不过几息,王太后便恢复如常。
她面色如常道:
“本宫没料到,世子竟然会喜欢上一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
真是世事无常啊!”
她摇了摇头,苦笑道。
陆渊却敏锐的察觉到,王太后身上原本的威压似是退去不少,语气也比方才柔和。
她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道:
“罢了,你若是真心喜欢那小官家的女子,本宫也不勉强你。若是佳偶成怨偶,结亲成仇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陆渊闻言长舒一口气,正欲叩谢,
不料下一瞬,王太后抬眸道:
“不过,本宫要亲自见见这姜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