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功嗅探到了梅叶。
梅初雪非常确信,他自己做不到。他看不完那么多张脸,他承受不了这般海量的视觉冲击。
隔着一片浓白如初的水雾,夕篱有些任性地要求道:“我给你说了这么多,也该你给我讲讲了。”
夕篱紧接着划定了主题和范围:“你便讲讲,剑神梅傲天、和万华派四季堂主的故事。”
夕篱抢先堵住梅初雪的其它托词:“我二师兄的《江湖速览》,我早翻完了。故此,我才异常好奇这秋冬二堂主之间的关系。再说,外人道听途说得来的故事,怎能比得上剑神亲手养大的梅初雪、由你来亲口讲述的好。”
青菊谷谷主秋风恶之死,乃江湖四大未解之谜之三。郎中专门为二师兄编写的《江湖速览》,从不收录“已死之人”。然而,在介绍梅傲天的那一张纸的末尾,夕篱隐约看见了“秋风恶”这个名字:
“每逢入秋时节,寂寞笛声,便自血梅崖上飘落……”
《江湖速览》用语一向简洁明了,但写至此处时,郎中笔调里,显然掺入了些感情。
梅初雪沉默不语。他并非有心不接宝夕篱的话。因他确实无话可说。师父一向寡言。有关春夏秋冬四少年的过去,连夏时伯伯,都不曾向他们这些后辈讲起。
江湖无人不知“万华神功”。万华派掌门天保的归隐秘处,乃江湖四大未解之谜之二;而天保门下四堂主的来历,则是江湖的知识盲点。
这一切,正是墨荷坞有意引导的结果。
梅冷峰为调查冰元虫,翻阅了师父自占据邛崃山开门立派以来,与外界往来的所有信件,其中,来自墨荷坞的信件,数量远超其它:
“他们不需要了解我们是谁。我只须他们去仰望你;你站得愈高,他们愈畏惧你,我才能玩得愈好……同时,我们也要留给他们一种’可以打败你’的幻觉———只要他们得到天保手中那四季合一的万华神功,便能打败我的万华夏功、打败你的万华冬功、打败你的守谦剑……”
“你确是在马骨湖万剑围剿的绝境里,使出了终极一剑,由此悟创了’落梅风’剑法;我与你,也确曾联手屠尽了一湖人众。死人开不了口,江湖无人能反驳我为你撰写的’剑神传奇’———你,梅傲天,就是开天辟地的千古第一剑神……”
夏时伯伯的每封来信,皆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师父的回信,信纸厚度虽不及,却封封有回复,信中内容更是简洁明了、直抒胸臆:
“我也捡了个婴孩,我要叫他梅春雪。”
“好,他叫梅初雪。”
“给你,你要的巨鹰的翅膀毛。”
“寄春镖局那个姓冯的,话太多,烦。”
“这就是洞中巨骸上的冰。你看看你能不能看出什么。最好你过来亲眼看看。”
“我将闭关了,你要来就赶紧来。”
“那个柳长虫,依旧不敢与我比剑!”
“你不要我追究黄鹤的死?”
“对,是小目莲和小初雪联手救了梅冷峰。”
“我又收了个新徒弟,他叫巴柑子……”
梅冷峰将这些信件拿给梅叶看,梅叶转手交给梅初雪,梅初雪看完,再扔回梅冷峰案上。
夕篱见梅初雪仍不接话,便接着钓下话饵:“《江湖速览》上说,邛崃有三鬼,一是凌寒十八楼之鬼楼,二是云鹰遮天黯日之鬼影,三是秋夜时拂月寒城之鬼笛。”
在夕篱夜袭血梅崖、快乐挥霍着内力以真气爆射巨鹰之前,夕篱在临邛镇上,不仅听说了梅冷峰成功攀崖的传奇故事,还听说了有关剑神心里的那“半支笛”的流言蜚语:
每一年,秋月初现之时,临邛镇上的人们,便会听见一曲幽幽笛声,随月光杳杳而来。
那笛声,凄清得好似从遥远月宫中落下,悠绵得仿佛能将人的魂魄托起、托起、将乘着乐声,触摸到那一弧清亮月光。笛声忽远忽近,不可捉摸,难以描述。然而笛声的主人,却很容易猜到。
秋夜拂月之鬼笛,实是来自血梅崖。
唯有剑神之伟力,才能凭借一支笛管,将这一夜的悲怆秋声,吹拂至百十里之外的临邛街市。
江湖人皆道,剑神心中,除了剑,至多还有半支笛。梅傲天既已尊为剑神,为何仍要吹奏这一曲俗世悲笛?他为何要吹笛?他为谁而吹笛?
“江湖长舌人道,这是因为,秋天来了。
“然而,有人却说,是因为夏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