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同学!你没事吧?”
景末觉得自己脸都要红到脖子跟了,翻墙踩到人,而且把人还踩倒在地什么的,未免太丢人了。
她立马挪开脚,把趴在地上可怜兮兮的那人扶起来。
对方是个挺好看的男生,和她年龄相仿,目测应该是她的学弟,栗色头发棕色瞳孔,当他瞪着眼睛抿起嘴看向她时,景末只觉得面前站了只受惊的仓鼠。
而她正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把他抬到医务室去。
“……我没事的!”只见对方接连咽了两三下口水,不由自主后退半步,“景、景末学姐,我没想到是你……”
彼得.帕克有些过于激动了,他眼里含了一种无法藏匿的震惊神气,这一系列微表情自然而然被景末解读为了恐惧。
毕竟这两天她除了获取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外,见到她直接绕道走的也有不少了。
不过……景末眨眨眼,他刚刚说她名字的时候用的竟然是标准中文?
这可太不寻常了,至少在中城高中是这样。
在异国他乡呆久了,景末对任何能说她母语的人都自带好感。
“抱歉,我没有恶意……”她极力让自己的语气生动活泼些,顺便友善地挤挤眼,生怕再有一丝不当就把对方吓跑,“不过,你似乎是位汉语大师啊。”
“……其实我不太会说中文……”
“……哦,这样。”
原来是我自作多情了。景末只觉耳尖飞上一抹红痕。
又是沉默。
此时此刻,两个人都觉得不会聊天的那个人是自己。
“但我的确打算下个学期报名中文社,你知道的,这是一门非常美妙的语言,正因如此我才会念你的名字,”小学弟慌慌张张地解释道,“呃,我是说,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关注你了,在校报《每周科学》版面上……”
“你的文笔很流畅,有小幽默的地方而且可读性很高,我真佩服你,而且我得说那是校报里最有阅读价值的版面之一了。”
“哦,话说回来,你的笔名——MJ——当然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个缩写,校报我看了很多期基本每次都有你,所以我自然而然就开始好奇MJ是谁,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男孩子,或者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狂热粉,没想到最后却是在学校女篮名单上看到你的全名——”
景末起初弯着眼睛细细听着,结果听到最后一句时,实在没忍住笑出声来。
“如果你想看我跳霹雳舞的话,那可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我的柔韧性简直为负。”
论谁收到陌生人的真诚夸赞都会多少飘飘然,更别提他所评论的对象还是景末费时费心经营的校报版面。
本来科技题材就是冷门,在音体美五花八门的校报上更是夹缝生存,这么长时间来,景末撰文的动力都快被大家的冷落消磨没了。
他的出现,倒是让她有种幸觅知音的狂喜之感。
“这很正常,我也不懂舞蹈,我唯一会跳的只有蕾哈娜的Umbrella.”
“……等等,是我理解的那个Umbrella吗?”景末睁大眼,“反串?”
“对,反串。”男孩低下头羞赧一笑,“在我初中毕业典礼上,我初中不是在中城念的,而是在皇后区,也就是我家那边,好多同学和我在幼儿园就认识了,所以我也比较放得开……”
景末望着眼前的男孩。他很神奇,是腼腆与话唠的集合体,第一次见面就恨不得把整个世界观全塞给你与你共享,却又让人几乎没有冒犯感。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也是一种天赋。
从他微微偏过脸、低着脑袋这个角度,景末倒是忽然记起他是谁了。
去年的USAD决赛,两支一路过关斩将的竞争队伍分别来自纽约中城中学与华盛顿中学代表团,那日恰逢午餐时间,食堂电视上,无数学生亲眼目睹了比赛的如火如荼。
景末正是其中之一,她当时仅匆匆一瞥,电视上恰好切到小学弟低着头思考的侧脸。
后来他所在的学术小队为中城中学捧来第一座USAD金杯,怎么说也算是名留校史了。
“——实不相瞒,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穿女装,登台的时候我紧张坏了,咳,索性反响还不错……”
“光听上去就已经很精彩了。”景末边笑边使劲点头,“可惜我那会儿不认识你,真希望当时我也在场啊,彼得.帕克。”
帕克同学方才还说得意犹未尽,可这一秒,还没吐出的话全被掐灭在嗓子里了。
“……景末学姐?你、你认识我?!”
事实上,中城科技中学初中加高中部的一千多名学生里,景末能把名字和脸对得上号的有九百多。
她生来记忆力就异于他人,很多时候她连从未搭过话的同学这学期选了哪几门课都一清二楚,而人家根本不知道她认识ta。
“是的,冠军,我认识你。”景末道,“怎么样?你也是有粉丝的,我们这样算不算扯平了?”
“这,天啊我是不是在做梦……”
彼得.帕克开始旁若无人地喃喃自语,景末故作镇定地敛住笑意,只觉得小学弟这回更像仓鼠了。
只见男孩局促地揉揉鼻尖,许是中午的气温渐升,他白腻的下巴和脖颈上都铺了层粉红。
“景末学姐,你吃午饭了没?”
“还没,你呢?”
“我也没,你愿意跟我一起吃吗?”彼得咖啡色的眼睛眨了眨,“我有好多话想跟你聊……我的意思是,呃,主要还是关于校报上的。”
“当然,愿闻其详!”
*
午餐是在学校附近一家味道还算正宗的中餐馆解决的。
时间快到下午两点,餐厅里只零零散散坐了几桌。
“我要Kung Pao Chicken!”彼得.帕克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报菜名。
景末一听差点没笑喷。
果然是老美,无论中年大叔还是青涩学弟,宫保鸡丁在他们心中就是yyds。
“再来一份左宗棠鸡。”她用最平常的口吻跟服务员补充。
“天啊我刚想说!”彼得.帕克开心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个!”
景末没说话,回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别问,问就是你们米国人都太整齐划一了。
这顿饭气氛倒是好得出人意料,两个人共同语言有不少,聊着聊着便迅速熟络,夹菜的时候手和嘴都没闲着。
“我是从《小行星力学》那篇小论文起开始认识你的,那期写得真的很棒!”彼得嚼着白米饭和鸡丁,说话含糊不清,“把小行星矿石作为推进剂,通过聚变堆,直接推进地球轨道,变成便携式采矿城,这点子太灵了,说真的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其实,我构思的初衷并不是要采矿,毕竟这两年地球新能源的利用已然普及了。”景末抿了口橙汁,“我之所以对近地小行星感兴趣,是因为2012年齐塔瑞人大举进犯地球,那年我差点死了,因此后来我总是担心他们卷土重来——”
“所以,你最初的构想是移民小行星?”
“没错,你也太聪明了,不愧是冠军。我总是在想,万一有一天星际战争真的爆发,光速飞船的数量毕竟少之又少,但如果建立移民星城,人类起码还有个逃命的出路……当然我只是想着玩的,你不要笑话我!”
一屉虾饺被端上餐桌。
“我怎么会笑话你!景末学姐,你这想法简直太棒了,而且我觉得可实施性很大啊。”
“可行,但太烧钱了。”景末用筷子签起晶莹剔透的虾饺,放进醋碟中滚了一圈。
“建造聚变堆不难,真正难的是散热器。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太高,烧蚀过猛,如此损耗若是没有合适的散热器与之匹配,推进器没多久就会炸掉。”
彼得听得入了迷,一番思考后才点点头:“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种——第一是直接把小行星矿石常温粉碎到微米级别,然后利用电加速器进行喷射;第二就是用耐腐蚀性材料制造大面积散热器。不过,这两种方法——”
“都很贵。”两人发出相同频调的叹息。
“等等,还有第三种办法!”彼得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补充,“景末学姐,你听说过冷核聚变吧?”
“嗯。”景末把虾饺送入口中,烫感从舌间传来,她仰着脖子使劲用手在嘴边扇风。
“……呼,好烫。恕我直言,冷核聚变是史塔克父子的专利,以钢铁侠的为人,他是决不会把它交给政府的,这买卖亏大了。”
“也对,史塔克先生的确不是那种人……而且在小行星上建方舟反应炉太大材小用了……”
帕克同学又开始嘀嘀咕咕。
“行啦,我们忧心这些干什么呢?外星人又不是真的打上门来了,还是吃饭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