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在大宋做房产中介 > 第4章 汴京房贵居大不易

第4章 汴京房贵居大不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玉宇琼楼第一伶俐人…的妹妹。”吉祥指指自己再指指那个小姑娘,“安吉祥,安如意。”

他笑嘻嘻将一小串枇杷展示给如意看,抬起下巴颇有些骄傲:“茶坊客人给我的,说是褒奖我机灵神勇。”

如意歪头,手指卷着发带,满不在乎道:“明月姐,下回带我去,我可不比我哥差。”

“你们一个是我的左膀,一个是我的右臂,缺一不可。”

“姑娘,那我呢?”樨儿捧着茶盘从柜台后绕出来。

“你?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如意,几位贵客乃今秋考生,拿甲等图册。”

如意从架子上拿出一卷画,在林颂他们面前展开。

是最普通的一进院落,从门口进去,院子两边各一间厢房,中间正房带着左右各一间耳房。屋顶,墙面、地面、梁柱,用的何种材料均标注得一清二楚。

“不知这图又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此乃我们宅行默叔所作。说他是名家倒也不错,他最擅画花,画人像亦是一绝。”

“晏声也是丹青妙手,也擅画花。”

“是么?可惜默叔他老人家最近在城南帮普济寺作壁画,没个把月回不来,否则定要叫林公子与他切磋一二的。”

楼明月给他们讲完布局,接着细细介绍起这房子的周边:“此间家具齐备,主人家提供伙食,沐浴需自行前往香水行。出了门右拐一直走,看见第三颗桂花树,再右拐就是。若客官们早起想吃个新鲜,李家炊饼、王大嫂包子就在附近。也有走街串巷叫卖饮子的,也有浆洗婆子,也有鞍马行,也有书斋,可满足各类日常所需。”

“如此甚好。”林颂和欧阳隅均有些心动。

“月租要多少文?”谢闻朴首先问钱的事。

“平日每月僦钱十五贯又五百四十文,科考将近,房源紧俏,涨价无可避免。五六月价钱是十八贯三百文,七八月的是二十贯。我和房主相熟,客官若是长租,肯定减免一些。我也不怕诸位恼,客官们到别处问问,这等条件的房子,再没更便宜的了。”

欧阳子直不禁咋舌:“一进院落的房子便要这么些掠屋钱么?比在下家乡贵了十倍不止。”

他早听闻汴京房贵,未曾想贵到如此地步。欧阳家在湄州虽称不上富甲一方,还算有些家产,如今来了开封府,活脱脱一个破落户,连花间普通小院的僦钱的也计较肉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林颂道:“说来惭愧,我们囊中羞涩,怕是租不起这么好的房子。”

楼明月十分理解:“汴京房贵,居大不易,就连圣人也没法子。饶是我这个开封府人,铺面和住所也是租的,经常搬家。”

她介绍这房子不过是惯例客套,租户租不租得起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觉得他租得起。

他们既坦诚自己没钱,楼明月也不拿乔,顺势给他们介绍了其他几处较为便宜的,自然各项条件就没那么好了。

逐个听完,谢闻朴道:“楼娘子,请容我们考虑考虑。”

“郎君请便。”

趁宅行没有其他客人,如意和樨儿拉着楼明月问胡三娘的事,听说胡三娘业已离离京,又欢喜又伤感。

“我的法子可好用?”樨儿问。

“好用,简直群情激愤。”

楼明月决心要助胡三娘和离,他们关起门来商量了许多细节,樨儿平日爱看话本子,便提议让快嘴刘编个故事,提前为和离铺排。

“乐安坊的吴娘子怎么没来?”楼明月忽然想起,这个时候樨儿该在陪吴娘子看房才对。

如意道:“吴娘子因昨个家里来亲戚,看房的事说暂且搁一搁,我按名册给她约了下个月初三。”

“还有,半个时辰前单工头的儿子阿竹来过,他说福彩巷那六间屋重新修缮得差不多了,问我们什么时候有空闲去看一眼。递交给衙门盖章的文契姨父今日拿回来了,我们的那份已然入柜收好。另外两份品红姐给买主和卖主送去。”

“小娘子慧心妙舌,不愧是玉宇琼楼第一伶俐人…的妹妹。”

吉祥如意是楼明月姨母家的孩子,今年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因在老家过得不算好,送过来投奔她,学些本领傍身。楼明月是他们的表姐,也是他们的师傅。

欧阳隅夸如意,她与有荣焉。

“如意性子沉稳,做事细心周全,我只盼她能青出于蓝,日后接过我肩上这副担子。”

“郎君娘子可考虑好了?”

欧阳隅脸颊发烫,有些难为情:“楼娘子,你可知城内最便宜的居所在何处?”

楼明月心下了然:“选房最要紧的是地段,住在城内,方便拜访名家大儒,结交同期学子,彼此切磋,谈文论道,不失为乐事一桩。”

楼娘子实在会洞察人心。当今官家不介意,甚至乐于看士子相互结交,他们想住在城内,正是为了她说的这事。

谢闻朴摸了摸鼻子,他和欧阳隅、林颂不要紧,但总不能让林韫一个小姑娘跟着受苦。

“我们能租得起的地方,实在简陋拥挤了些。”

“非也非也,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在陋巷,不改其乐。”吉祥一口气把肚子里的二两墨水全搜刮出来。

楼明月笑道:“我是个俗人,不信这些聊以慰藉之语,倘若有好地方可选,谁会甘居陋室呢?我给郎君指一个去处可好?”

“娘子请说。”

“城中各寺各庙亦存可寓之处,通常每间每日九十文香积。外地学子客商多选择借宿于此。”

谢闻朴道:“每年五月到八月,许多考生来开封应试,至于会试,参加者更是多如牛毛,应该极难得一间空禅房。”

“的确。郎君们来迟,恐怕未必抢得到。相逢即是缘份,德方寺的慧玄禅师和我有些交情,诸位去只管报我姓名,至于入不入得了禅师法眼,还要看诸位的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