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临川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而要讲清它为何特别,就要从先皇帝武帝陛下讲起。
“二叔,什么是先皇帝?”
谢济的故事科普大会中道崩殂,应该怎么给一个将近两岁的小孩讲明白皇帝是什么。
“就是,嗯……”
来福在一旁接话:“就是一个人的名号,比如我们叫二伯为二伯。”
话虽拗口,谢济也是立马接上这话:“对,没错,虽然我有名字,但是你们要叫我二伯。哎呀,这个不重要。你们听我讲。我国原本拥有很大一块疆域……”
谢济看见阿菟神色有异,晓得又有问题了,立马物理解决问题,用手把阿菟的嘴堵上了。
外族入侵,景朝被迫割地求和,划长江一带,分江而治。世人大多流连故土,也有人偏安一隅,朝堂上下分为两派,吵闹不休。武帝即位,主战派得势,誓要夺回领土,我朝军事实力远弱于外族,大战连败,又失十几城。
外族渗入长江南岸,局势一发不可控制,有幸百姓之中一股势力异军突起,组建义军,号称绿林。其军中人多身怀绝技,以一敌百,打退外族。武帝为壮大朝堂军事实力,招安绿林,使其成为正规军,更是得到一本武功秘籍,武力大增,亲自率新军收复失地,迁都洛阳。
而绿林军中的一些人,不屑官场名禄,回归山野。武帝为显恩典,特划抚州临川不受皇族制辖,做武林盟会所居地。三十多年前,陛下初即位,临川暴乱,被武力镇压,这时临川才又重新归朝廷管辖。陛下念武林中人当年收复失地有功,希望百姓仍能有当年绿林军同样的胸怀担当,不曾解散武林盟会,临川毕竟历史悠远,是武林中人的圣地,各方义士来此交流比武,久而久之,形成武林大会。
来福突然想起来,《十年灯》里的男主,他外公好像是武林盟主,刻意开口问道:“难道是要靠武林大会抉出武林盟主之位吗?”
谢济摇了摇头:“是啊,武林大会三年一办,但是每任武林盟主会在位三十年。如遇暴毙,则立即举办大会进行选举。到如今,也不过才第五位盟主。”
来福更好奇了,没等开口,听了个半懂不懂的阿菟先问了:“那萌猪住在哪里呢?为何我和阿兄一次未见?”
阿菟的头发长出来些许,好揉,谢济撸了又撸,深感幸福:“盟主!人家都是盟主了,哪能是说见就见的。不过武林大会盟主一定会出席。如果你们想见,等天气好些,不如去我们先去齐云山住着,总能见到的。”
武林大会啊。来福每日的活动大多都在谢府,琴棋书画诗酒茶,都是世家子的基本培养方向,她年龄小,只配了几个忠仆,那些护卫,都还未曾安排,对武术的最近理解,也就是谢济身边的东南西北四人。
上元节即将到来,别管合不合理,此时的年关里都有了唐宋两朝的热闹。一日天晴,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来福!阿菟!走走走,别写你那烂字了,三郎安排的课业那么紧张,不做就是了,二伯带你去看武林大会。赶在之前去,待到上元节首日,晚间会有表演,第二日才开始正式比赛。”谢济兴冲冲来找来福,还念叨着不要做作业之类的话,进来一看,人家孩子爹今日竟在这里看着。
“诶?三郎?你怎么在这?”
谢濯放下暖胃的姜茶:“听说有人撺掇来福怠惰课业,我不来看看,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谢济知道他家三郎对来福的课业向来严苛,来福聪颖好学,这一人赶,一人学,这学的东西都赶上别家十几岁的了,来福身子弱,就应该好生将养着,神童也不是这么压榨的。
“这还没到上元节,算不得出年关,你那么早布置课业做什么?武林大会将近,我带来福出去玩,你可不能拦。”
谢濯捏捏眉心,这家里都对他有一个误解,老是觉得他逼着一个孩子死学的,他自己是比较鄙视没学识的人,但对来福,真的无所谓学多学少,长大懂礼就行了,要说学习这件事,这真的就是来福自己给自己加压,难道神童都是这样吗?
至于来福,她只是想明白一件事,既然她的未来注定和官场有关,现在能多学一点就多学一点,万一有用呢?反正她又不是跟着大伯学官场的处事原则,她只是想丰富一下自己的心眼子,免得到时候躲不过去了被迫变奸臣。跟她爹这种纯学术派的学,年少成名,做个大儒或者隐士,应该就不可能变奸臣了吧。
大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