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舅不懂,但何家人对自家人都不错,“直接从我工钱里面扣。”
刚开始,何二舅为支持李家做生意,是不收书签的工钱。都是趁闲暇时赶活。但李万里坚持给,于是两家商定先卖货,卖出去再给何二舅工钱。
后来,李家的竹编卖得越来越好,何二舅差点忙不过来。李家拿一次货就给一次工钱。何二舅睁眼闭眼就是砍竹子、晒竹子。
他们村有一块公用山林有竹子,平时大伙挖竹笋、砍竹子都是免费的。但没人像何二舅这般用量大。何二舅砍得村里人脸都绿了。现在,何二舅是自己掏钱买竹子。竹价廉,买竹钱不多,都是费人工。
二舅母调侃,何二舅被竹子腌入味了。
说回马坤,马坤不高兴。凭什么送自己一个,送那个书生两个。
“我也要一个笔盒。要最贵的。”
最贵的笔盒有两层,八十文一个。还没有书生买过,也许跟多数人的毛笔还没多到能放两层有关。没想到,今天卖出去了。
从刚开始卖竹书签开始,哥哥的同窗就是冤大头。李星和在脑海里呸呸好几声。想错了,明明是自己的财神爷。
李星和会做生意,明白有舍才有得。利索地包上一片精品竹签送给马坤。这可是他的大主顾。虽然李星和不明白,马坤买这么多书签,到底有多少书要看。这一天天的,马坤就两只眼看得过来吗?
李星和不解,但是李星和不问。只要卖出去就好。虽然不明白,但目前来看,马坤是他们家最忠诚的用户了。这就是哥哥说的,死忠粉,千载难逢。最重要的是,马坤不但有需求还有钱。真双向奔赴。
马坤问起新店铺的事情。李星和侃侃而谈,恨不得马上拉人进店消费。说得自家店铺天上地下只此一间。现在,说些大话李星和是脸不红心不跳。
马坤非常会捧哏,更何况他是真心实意觉得李星和说得都对,两人一唱一和,不少路过的书生都会停下来听一听。
知道两月后梨花街会开一间“山野杂货”还是“山野奇货”的店铺。但是又跟他们有关,不少书生好奇,纷纷表示等开业当天要去瞧一瞧。
再一看,开业当天正好是学院休沐。这下要去的人更多了。还有人当场跟同窗约好。
李星和开心极了。刚开始租商铺,他还担心亏本。摆摊不用租金,最多亏掉给何二舅的工钱。租商铺就不一样,一年二十两的租金是固定的。现在,他们家请人装修都要花钱。这要是亏了可是止不住的。
而家里又是买地请人,卖酒方的银子岌岌可危。
但李万里一直安慰李星和,让他放心大胆去做。李万里表示自己本来就有开店的打算。竹荪大批量上市后,除了找人合作销售出去,他打算在镇上开一家“专卖店”。所有人,尤其是有合作意向的商户都能通过这间“专卖店”联系上他们。
但是只卖竹荪太单调,浪费铺面。李星和卖山野杂货既很竹荪有关,又不失格调。多好,还能补贴租金。
看好的铺面,后面带一个小院子和厢房。以后李星和可以直接住镇上,不用来回奔波。李天德不用天天去接人。家里还会再安排一个人和李星和住,人选还没选好。要找个胆大又能和李星和处得来的。
两人聊得尽兴,李天德在后边等上好一会。还是马坤提醒,李星和才发现李天德来接他回家。
马坤对李天德非常客气,夸李天德对自家孩儿好,千里迢迢亲自接人。夸李天德气度不凡,李万里读书了不得,李星和会做生意。
明明是李天德平常在做的事,从马坤嘴里过一道,完全不一样。说得李天德不好意思,自己明明没做什么。但李天德还是非常认同马坤的话。都是自己的孩子,自然得疼着。
而且,自己的孩子的确很优秀。万里自小懂事,读书勤勉,现在是翠竹村第一个秀才。星和一人在外摆摊补贴家用,夏热冬冷从没抱怨一句。秋水前半生婚事不顺,但从小懂事照顾弟弟。现在更了不得,进了文绣院,绣出来的花鸟跟真的似的。
李天德在马坤的攻势下,连连点头。说得太对了。今日的李天德已经不是锯嘴的李天德,他学会夸人,“你也是,很好很好。”
送走李家父子,马坤开始复盘。这个复盘还是跟李万里学的。只不过,李万里教马坤复盘的是学业。
虽然没按计划进行,但是今天李星和对自己笑了很多次。两人还说了很多话,可谓是进步神速。
另一头,李星和的确对马坤稍微改观。千阳哥哥说过,书生不一定都是坏的。像他哥哥就极好。想来能跟哥哥成为好友,马坤人品应该也过得去。今日,马坤帮了大忙。
李天德没有多问,只是一路让李星和注意脚下,别摔跤了。李天德算想明白了,自家孩子都是有主意的。自己一介农人,给不了李万里建议。干脆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即可。至于其他的孩子,女儿、哥儿的心思,李天德哪懂?只要没人欺负孩子,他不插嘴不插手,由着孩子去。
李星和失笑,“爹,我都多大了。还能摔跤不成?”
“你六岁那边,摔掉门牙。你娘气我没看好你,大半个月没跟我说话。”李天德默默翻旧账。
李星和讨饶,“爹,你快忘了吧。我一定好好看路。”
媳妇不理我多大的事啊。李天德当时可是发誓一定不再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