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人不要银子的?”
顾千阳不舍,“那你还给娘,我不要。”
“说好给你管着。剩下这些跟娘说好了,给我留着读书用,不用再还回去。”
顾千阳这才笑着点起来。八个银锭子他点了好几遍,越点越喜欢。先前还藏着自己的三个大银锭,现在倒不怕李万里知道。顾千阳从自己的嫁妆里拿出来,把十一个银锭放到一块。
“原来你还是个富哥儿。”李万里逗他。
“你可得记好了。你的是八个,都归我管。花完你那八个,我这三个可不能花了。”
要是李万里对他好,也可以考虑给对方花一点。李春花说过让他藏好,不能让李万里知道,更加不能乱花。要是给李万里花,得瞒着李春花才行。
等顾千阳心满意足点完银锭,又把李万里赶出房间,这才重新把银锭藏起来。
李秀云没在翠竹村多呆,参加完婚宴第二日便赶回县城。赵家挑好洛城,赵璋准备亲自过去,没有三五个月回不来。
洛城有运河,水运发达。陆路更是四通八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都是大的州府。正是李万里所说的“诸侯四通”之地。
且不说赵璋与李秀云暧昧不清的关系,现在两人是合伙人。李秀云依附于赵家,赵璋走后,她要独自面对种种,还是早日回来安心。
回到县城,赵璋已等候多时。
“幸好你回来了。不然出发前见不到你,想来遗憾。“赵璋说。
李秀云有些高兴,“且放心去吧。这里一切有我,提前祝赵郎君旗开得胜。”
“可有跟李万里搭上话?你们是同乡,想来比我更方便沟通。”赵璋说。
李万里两次三番拒绝他的招募,赵璋拉不下脸再去拉拢。李秀云去更合适。李秀云是顾千阳好友,三个又是同村,天然就是盟友。
李秀云有些无奈。自己几日奔波,赵璋只字不提自己,却记得李万里。现在细想,不知对方是在等她,还是在等她带来的消息。
“赵郎君,回乡前我就跟你说过,此次回乡只为祝福好友成婚。其他的,我一概不想掺和。”
赵璋不解,“我知你参加婚宴,不过是两三句话的事情而已。”
“除了祝福的话,其他的我一概不想说。我是为千阳而去的。与他人无关。你为何总要我做不愿意做的事?”
赵璋还是不解,“顾千阳不是和李万里成亲吗?去顾千阳的婚宴,不正是去李万里的婚宴?有何区别?”
去参加婚宴,总会见到新郎官。到时候说上两句话也正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让对方知道,投靠赵家是李万里最好的出路。县学里想得赵璋青眼的学子不少,赵璋都不屑理会。
“参加自己朋友的喜事,也要掺杂着目的吗?”
“做什么都要有目的吗?那什么才是真的?”
谁又能保证赵璋对自己就是真的。还是也掺杂着其他目的?是看上自己的手艺了?还是看上自己那零星点点的经商主意?李秀云开始怀疑起来。
做事情当然要有目的。漫无目的的怎么死都不知道。赵家如同激流中的大船,不进则翻。
吃饭是为了活着,也有可能是为了拉拢他人,还有可能是算计。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向上爬吗?既要向上爬,自要一步算十步。
赵璋还是不明白李秀云为何生气。但他难得对一人付出真心,还是很顾及李秀云的情绪。
赵璋服软,“我虽不知你为何生气,但你若是愿意说,我会改。你为李万里生气,我以后不去拉拢他就是了。一个秀才而已,不值得你我在此争吵。”
李秀云泄了气,“我没有为李秀才生气。只是,你我终究不同。我有半年未归家,此次回乡一来参加好友婚宴,二来看望家人。我只是想好好地回一趟家。”
赵璋压下心里的话。时局动荡,赵家已经站队已然入局。赵家有意让赵璋联姻,对方是家世相当的世家女子。只是,赵璋一直在外拖着才没成事。
赵父已有所察觉李秀云的存在。以现在的形势,赵家绝对不会同意赵璋娶李秀云。赵璋只有做出一番成就,真正掌握话语权,两人才有可能。
没时间了。一定要赶在两年后的科举前。科举后,赵璋势必要回京。在这个时间上,赵璋实在不愿与李秀云争吵。
“你不愿做的事,我以后不让你做便是。我就要出发前往洛城,总不能在我出发前,还见不到你的好脸色。”
两人话别,赵璋骑马出城。
李秀云回到香满楼,账本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不是这样的。
顾千阳说过,跟李万里在一起,两人就是聊聊家常已是开心不已。树上羽毛鲜艳的鸟儿,遇到的趣事都能分享给对方。
不像她与赵璋,说的最多是如何去争,如何去抢。如何不被别人争走抢走。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吗?
想到赵璋,李秀云迟迟下不定决心。明知是错的,却怎么也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