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孙志远。”
“李万里。”
两人都不是话多之人。相互介绍后,各自忙碌。
李万里白天上课,晚上过去看李秋水。每次过去,都会买些米粮,或买些鲜肉。现在天气热,鲜肉不耐放。买回来,李秋水会吃。李秋水肯定舍不得买。想来都是糊弄过去,能不吃就不吃。
她还没找到工作,已经急得不行。在县城,吃住都要钱,这样下去可怎么了得。
直到学院第一次休沐。开学后,李万里第一次白天去李秋水租住的小院。院子里传来棒槌击打声音。抬头一看,小院挂满衣服。
李秋水开门出来,见到李万里很惊讶,“怎么白天过来?”
“今日休沐。”说完想进去。
李秋水转身把门关上,“难得你休息。我们姐弟出去吃顿好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万里不用问都知道。
他直接问,“院子里的衣服怎么回事?”
原来,李秋水去打水时,见到有婶子接洗衣裳的活。她没找到工作,干脆也接洗衣裳活计。洗三套衣服有一文钱。只是,这里不像村里,可以直接去河边洗。洗三套衣服,敲打完,还要去官井打水回来漂洗干净。
洗三套衣服,要两三桶水才能把泡沫漂净,很是辛苦。李秋水都是早早洗好晾晒。现在天气好,下午可以晒干。在李万里下课来小院之前,把晒好的衣服送出去。
所以,李万里一直没发现。
李秋水今天接十五套衣服,洗完有五文钱。五文钱,够她吃一餐。李秋水觉得,自己现在没正经收入。一天吃一餐够了。
“还有多少套衣服没洗?”李万里问。水桶里没多少水。李万里提桶去打水。已经接了!,还是要做好。
洗衣的工作多是婶子在做,妇人很少。毕竟,男女老少的衣服都有。这活累,洗一天下来,手痛腰累。现在天热还好些。要是冬天还洗,手一定会长冻疮。
虽然不赞成李秋水洗衣,但没其他办法。李秋水的性子,有点事情做,她反而自在些。只是,李万里一定不会让她冬天还洗。太伤身体。
该想想办法。
没等李万里找赵璋,李秀云反而找上门来。
李秀云来县城,亲力亲为又开了一家香满楼。期间,遇到本地酒楼的各种阻扰。不过,这在赵璋面前都不算事。从另一个方面给香满楼扬名。
香满楼开业几个月,迅速成为县城第一酒楼。感情上,李秀云正式接受赵璋。两人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香满楼背后的靠山是谁。但都知道酒楼靠山不小,不敢再来招惹。
短短一年,李秀云整个人气场大变样。举手投足之间,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原先村妇的模样。整个人自信且强大。
这一年,李秀云灵感迸发,想出不少菜方。菜式新颖、味道好,是香满楼致胜的关键。
只是,香满楼只有招牌菜,却没有招牌酒水。李秀云不喝酒,对酒不熟悉。赵璋倒是提供不少酒方,只是李秀云始终觉得差点意思。
赵璋提供的酒,味道中上。属于不容易买到,但找找能找出差不多的。说不出哪里差,但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念念不忘的感觉。
香满楼胜在“新”字,李秀云一直在找一种新酒。跟市面上不一样的酒。独属于香满楼的酒。
接到镇上掌柜的来信,李秀云很惊讶。她虽与李家不熟,但都在一个村,每家做什么的,她倒也清楚。从来没听说过李万里家还会酿酒。
不过,掌柜送来的酒,味道确实新颖。她喝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感到口苦。但赵璋却很喜欢。赵璋直言,在京城都未见过这种酒。
味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特别的。
李秋水去信问里长。里长说不清楚。夏国不过几十年。几十年前到处都在打仗,说不清楚谁的底细。
里长想想也有可能。如果李家没有什么秘方,怎么舍得银钱送李万里读书。读书不是一年两年能读书出来。中途若无银钱支撑,前面投进去的都要打水漂。说不好,正是因为李万里读书有成,李秋水又和离,正是缺钱的时候。李天德才把酿酒秘方拿出来。
赵璋不胜在意,“管他怎么来的。一个农家子还能在我手里翻天不成。你倒是对这书生在意。”
李秀云想想也是,她想买方子。李万里主动找酒坊,不就是想卖方子或以其他方式从中得利。钱货两清的事,不必过于在意。她现在不止自己,身后还有赵璋,做事不必畏手畏脚。
所以,才有李秀云主动约见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