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坤坐在酒楼上,欣赏风景。自落榜后,他被关着家里,不见天日,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今天他父母出门看灯,马坤才跑出来透口气。好久没出门,虽然只有一个人,但他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看。
自由的风吹过来。
李万里从酒楼下过。马坤很是兴奋,想打招呼。低头看见两人相傍的身影。马坤缩回头。今天他不当扫兴人。
冷风吹过。马坤郁闷坐回去吃菜。原来还觉得风景不错,现在却兴趣全无。
把主街逛到第三遍时,路上的行人不多了。个别摊贩已经在收拾东西。李万里把顾千阳送完门口。
顾千阳把灯笼给他,“你拿着。看路清楚点。”
李万里接过灯笼,等人进屋关门才走。回到客栈直接睡去。
翌日,李万里提着小灯笼回家。李星和在家等他好久,兴奋地问起灯会。李万里把昨晚见到热闹一一描述给他听。
李星和听后,“你送千哥儿一个灯笼,还带回家了?”
李万里从他的尾音里听到含糊不清的“小气”二字。他叹了一口气,“在我成亲前,你别在千阳面前提起我。你们聊些小哥儿喜欢的话题。说什么都行,不要说我。”
李星和不解,但他还是很听李万里的话。在李万里强烈的要求下,他点头答应,并再三保证。
镇上有酿酒酵母卖,李万里买回来,开始尝试酿制啤酒。
听说是在书里看到办法,李家人都很支持。李星和更是盲目自信。秀才肯定会做。
酿制啤酒需要麦芽、酒花、酵母、水。麦芽粉碎制成麦汁,糖化过滤后,煮沸加酒花,旋沉冷却加酵母,等待发酵。
李万里先酿五坛,放在里屋等待发酵。
竹荪可以播种了。李天德早前已经堆好肥,就几十颗种子,很快种好。李万里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李天德听。后面再用纸写下来。九月他去县学,竹荪就全靠李天德。
六月收上来的稻谷已经全全部晒干。李万里跟着李天德推几天的石碾,累到不行。又晒又热,脚被稻芒扎得刺痛。
往年,原主没这么长的假期,收完稻谷就赶回学院。这具身体没推过石碾。
李天德笑他肉嫩。像李天德这种老农,皮粗肉厚,已经没什么痛感。
几天下来,李万里的胳膊仿佛不是自己的,吃饭拿筷子都难。等到顾千阳家要碾稻时,李万里想去未来老丈人面前表现,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顾家与李春花伯婶家一起碾稻,几人可以轮换。李天德打算替李万里去帮忙。李万里想自己表现,不想累到自己的老父亲。在他的劝说下,李天德总算从夏收中歇了几天。
李天德像一头不会累的老牛,沉默寡言。有活就干,没活找活干。他没歇两天,下地捡稻穗。
田地翻晒后,要松土。今年,李万里早早跟大柱说好,借用他家的大青牛。不用人工耕地,李天德会轻松很多。
等晒谷场安静下来,官府派人下来收夏税。里长提前好几日敲锣打鼓告知村民。让村民早早备下夏粮。
李家不用交夏税。但他们家有租田,要给地主家纳粮。当初谈好按十抽三,李天德早早装好送过去。
全程参与的李万里心疼。十分之三加上十分之一,农家忙活一年只得十分之六。李天德表示,十抽三已是极好。多数地主要十抽四,更有甚者,十抽六。再算上交给朝廷的十抽一,农民所得不过十之三四。
怪不得当初李有田兄弟记恨李家。
交完地主家的,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李天德留下部分,剩下的准备卖出去。
每次税收后,有专门的商队来村里收粮。价格比镇上低一些。村民可以自己运粮到镇上卖。不过,多数人家没牛。若是租牛车,减去租牛费用,所得粮款跟直接在村里卖的相差无几。多数人还是等粮商上门。
税收官进村,翠竹村热闹起来。不少小孩跟在官差后面看热闹。他们被家里人警告过,不准近到官差跟前,免得惹怒官差。小孩只敢远远地跟在后头。
里长带着税收官从村头开始,一家一家上门收粮。到李万里家,里长解释是今年新中的秀才家,带着人往下一家走去。
李万里正站在门口看收税粮。
税收官很是客气,主动跟他打起招呼。十几岁的秀才,未来的造化说不定。税收官是没有功名的小吏。他能当税收官,是因为他父亲是税收官。他父亲能当税收官,当然是因为他爷爷也是。
傍晚,官差押着满载粮食的车队走了。里长松下一口气。这几年年景好,翠竹村没有交不起税粮的。
翌日,收粮的商队到翠竹村。年景好,新粮粮价比去年低一文一斤。村民怨声载道,肉价不见少,粮价却跌了。
李天德卖完粮,直接把卖粮款给李万里。李万里要去县城读书,身上要多带银子。李万里没收。半个多月的夏收,不得不说李天德赚得真是血汗钱。
现在加上照料竹荪,到镇上接送李星和,真怕把李天德给累倒。
李天德真的是睁眼就是干活。闭眼了说不定在睡梦里还操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