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夫郎是个小跟班 > 第16章 童生试、顾千阳落水

第16章 童生试、顾千阳落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月中,县试成绩出来,李万里全县排名第十七。夫子已不再讲课,参加府试的学子自行复习。如有疑问,可向夫子请教。

三月上旬,李万里收拾行李前往府城。这回,李万里蹭了马坤的马车,省下去时路费。从镇上到府城,有十天路程。马父专门请两个镖师护送。

科考是夏国大事,且学子多清贫,路上一般无事。两人很快到府城,苏必先县试成绩出来后先到了。

马坤家在府城也有产业有房,邀请李万里到他家住。李万里考虑过后拒绝了。距离府试还有十天,考试三天。时间太长,自己住在马坤家里,恐怕多有打扰。

马坤的性子,独处时还能看得下书。一旦有人相伴,话头没完没了。只怕两人都看不下书。

该省的钱不多花一文,不该省的也不心疼。

府城客栈最便宜的要一百文一间。李万里定下一间相对安静的,房费一百二十文一天。李万里定十五天,将近二两银子没了。府试过后,李万里打算在府城闲逛两日,了解一番府城风情。能结交人脉最好,没有也不勉强。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县府,李万里打算给家人带礼物。还有顾千阳,他明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顾千阳对他又是个什么意思?如果不了解,这次带礼物回去,他应该能懂。

考前十天,李万里和苏必先、马坤聚了一回。顺道认下去考场的路。其他时间,他没出过客栈的大门。

府试检查比县试更严格,炊饼都被掰成拇指大小,让人毫无食欲。屁股也被掰了又掰。天气有些热,号房里有蚊子扰得人不得安宁。李万里改变策略,趁精神最好的时候,先做难题。

三天,说长不长,说短却又很难熬。敲锣声响起,李万里停笔,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感觉不错,没有特别难的、不会的题目。

四月有些热了,从考场出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沾上些不明味道。李万里回客栈叫来热水,把自己从里到外洗干净。借着窗外吹来的凉风吹干头发时,月亮已经爬上树梢。

第二天,李万里早早起来。走出客栈,品尝了府城的特色面食。吃完早餐,逛起府城的早市。早市比镇上热闹得多,街道上挤满人。肉菜比镇上贵,猪肉要二十文一斤。种类很多,镇上难得一见的山珍,在府城倒是有一些。卖的又贵又快多是要靠抢的。

逛早市的人,绫罗绸缎、布麻棉衣的都有。小摊贩卖力吆喝,时不时有人过去询价。炊烟、食物的香气无处不在。

中午,去府城的酒楼吃饭。马坤没请到的那顿饭,终于在今天请了。除了李万里和苏必先,马坤另外又请了四位书生。都是来参加府试的,有跟马家是世交,也有马坤新认识觉得投缘的朋友。

马坤为众人介绍一番。酒过三巡,众人谈天论地,展望未来,抒发情怀。慷慨陈词之际,仿若生死之交。

告别马坤等人,李万里先回客栈午歇。晚上,逛府城夜市。夜市比早市,有过之而无不及。李万里买了几包府城特有的米糕。此种米糕,颜色多彩,吃起来比其他地方的更细腻更有嚼劲。米糕耐放,回程十天也不用担心坏掉。

其他物品,李万里囊中羞涩,通通没买。他赶在宵禁前回客栈,早早睡下。最后一天,买好路上的干粮,李万里坐上马家的马车。

苏必先留在府城等公布成绩。马坤外祖在县城,过两日做寿。马坤把李万里送到县城。剩下的路,李万里要自己租车回去。

临走时,马坤还在嘱咐李万里,“我没在书院的日子,你见着卖书签的小哥儿,记得跟人打好关系。”

李万里无奈答应。先前没坦白,现在更难说出口。

到镇上,李万里先回书院跟夫子告别。夫子勉励他一番。费了一些功夫,才出书院。

在成绩出来前,他暂时不回书院了。如果府试过了,六月再去参加院试。顺利的话,可以在九月进入县学就读。如果中途有哪一关没过,只能再回青山书院读书。

李万里去香满楼找闲汉张守。张守去送吃食,不在酒楼外。小二知道李万里是李秀云的同乡,邀他在大堂坐着等。

此时不是饭点,大堂人不多。李万里谢过小二的好意,坐下来。大堂里,零散几个跑堂的在坐着聊天。

没看见顾千阳。李万里向小二打听顾千阳。小二说顾千阳休月假不在。李万里有点遗憾没见着人。他犯了难,米糕怎么给顾千阳?自从知道自己对顾千阳的心思,李万里有些怵李春花。刚来第一晚,他是见识过李春花的威力。他不擅言,怕不能让李春花满意。

小二神秘兮兮继续说:“顾小哥儿回家相看去了。”

怎么就相看去了?不等等自己,难道顾千阳对自己无意?再一想,软弱的家人,贫穷的家,穷酸秀才都算不上的自己。还真有可能看不上。

再多的消息,小二也不知道了。只知,对方也是个书生,虽然县试落榜了,但家里条件不错。李春花很满意。

好不容易等到张守回来。可惜张守没打听到陈江的消息。他问过其他闲汉,连乞丐都问过,最近几个月没人见过长得像画像的人。

李万里想到新年里陈母不在家,又给张守仔细描述一番陈母的长相。

李万里补充说:“行事非常刻薄。吊梢眼,大嗓门,不是好惹的主。”说完,他迫不及待跑去城门口坐牛车。

大柱正等在城门口。现在还不是回村的时辰。牛车上没人。李万里等不了,又不想多花钱包车,只能自己走回去。

大柱看着李万里一竹筐的东西,“东西放车上,晚上给你捎回家?”李万里单独拿出米糕,给大柱一文钱,大跨步走回去。

人坐牛车一趟两文,只放东西是一文。大柱把李万里的竹筐抱在怀里。里面都是书,他怕弄不见,也怕别人弄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