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仙豆糕,糕糕皆味美】
许言和二娘整个晚上都特别激动,凑在一起给小木准备后天上学用的东西。
二娘给小木缝了一个斜挎的书袋,许言就在书袋上面缝了一棵小树,这样就绝对不会和别人拿错,独一无二。
二娘一边忙活一边嘴里还念叨,家里要有个读书郎了。
整个气氛就像自己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一样。
许言忙完又想起了学费的事,顿时有点发愁,她把今天夫子说的话转述给二娘听,“二娘,你说夫子的意思,是咱们看着给学费吗?”
她怕给少了不敬,给多了又有些贿赂的意思。
二娘虽说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是懂的不少,想了一会回答,“我觉得夫子的意思呢,就是量力而行,不都说了嘛,夫子收学生不看身份,那应该不求钱财。若是家境富有,给夫子银钱百贯也不为过,若是家境贫困,给夫子一袋米一块肉,也是极为有心的了。”
许言点点头觉得二娘说的有道理,用心准备的东西送给老师,那就是最好的了。
她打算明天去县城摆摊,顺便再买些合适给老师的东西,算下来她已经好几天没出摊了,大叔大婶那边怕不是要等急了。
第二天,在家准备好了糯米藕和糖葫芦,许言就带着小木出门了。
到了摆摊的地方,大婶立马围了过来,“言丫头,怎么好几天没来啊,我和男人都担心你是不是生病了。”
许言说,“这几天忙着送我弟弟上学的事,刚定下来,这不今天就来摆摊了。”
大婶一直以为小木是不爱说话,并没有觉得他是哑巴,所以对他去念书这件事并不惊讶,“小木要去念书了?去哪个书院?我家那小子每次让他做完功课后多看会书就说自己头疼,我是恨不得把他捆起来丢书院里。”
“育人书院,离咱们这也不远。”
“真巧,我儿子也在那儿,那的夫子人好愿意收下他。”
大婶孩子也在那间书院?那肯定也被问了问题吧。
许言突然有点好奇,便开口问,“婶子,你知道夫子都问了些什么问题吗?”
大婶回忆,“当时我和夫子说我孩子想念书,然后夫子就问他喜不喜欢念书,你知道那臭小子回啥?他说还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要念过才知道,就像东西好不好吃要尝过才知道,还说我和他爹不识字,他念书就可以写全家人的名字了。”
“那小子就知道吃,给我气的哦,以为我这傻儿子肯定没戏了,没想到夫子说他天性未定,可以先识字开蒙,等他自己以后找到了喜欢做的事再做决定。”
当着大婶面直接问的?那为什么要单独问小木?是怕她帮忙作弊吗?
许言现在是更不懂了,问个名字还得去房里单独问,她也是没见过。
不过这夫子真的是面对不同的孩子都不一样,按这样收学生的标准,这个学校应该各样性格的孩子都会有,而不单单只是为求功名一心读书的孩子了。
许言觉得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小木成长,毕竟学校就是小小的社会,遇到不同的朋友,就多锻炼他与人相处的能力。
想到这里,许言想着拜托下大婶,“婶子,你知道我弟不爱说话,到时候还请你儿子多照顾一下他,我以后多做些好吃的给他。”她记得大婶儿子很喜欢吃糖葫芦。
大婶爽快答应,“哎呀,这点小事,什么请不请的,孩子们就是要互相照顾,回去我就和他说。”
许言顿时安心不少,毕竟小木去书院,自己也是没办法跟去的。
等到中午,许言买了包子和小木一起吃。
“小木,等下姐姐要去买点东西送给夫子,你能不能在这里守着?”
小木吃包子的动作停下,看着许言,有点迟疑。
许言见状立马补充道,“我答应你,很快就回来,最多半个时辰,你愿不愿意帮姐姐卖东西呢?”
她想锻炼一下小木,而且大婶也在这里帮忙看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小木把包子咽下去,点了点头,“好。”
她摸了摸小木的头,“谢谢小木愿意帮我。”
许言不想经常用‘乖’来评价小木的行为。
一味地夸奖他乖,可能会让他产生错觉,那就是‘乖等于答应别人的要求,哪怕是自己不愿意的事’,她不想小木被太多的评价束缚住他的主观意愿。
乖和不乖的评价标准究竟在哪?难道不是评价者的价值意识吗?
当对方没有满足你的要求时,就会被贴上‘不乖’,顺从你的意愿时,就会被夸‘乖’。
所以,如果小木不愿意一个人待着,许言也不会强迫他。
她想要他懂得,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的评价而忽视自己,关注自己的意愿是很重要的。
许言离开前拜托大婶照顾小木,卖不卖东西不重要,大婶让许言放心去办事。
她笑着和小木挥了挥手,说自己很快回来,便快步去置办东西了。
许言去买了一些做面点需要的东西,她想到夫子每天要给那么多孩子上课,肯定嗓子也费得厉害,便去药材店请老板配一些润肺清嗓的药材,买完了一堆东西就回去找小木。
李恒毅来城西这边巡查,发现城西这边更为市井热闹,东两边的发展还是略有些不同的,突然间好像看见了许言的身影,再仔细一看人又不见了,他以为自己眼花了,并未多逗留便走了。
许言回到摊位,“看,我没骗你吧,是不是很快?”她腿都快甩出火星子了。
小木牵着她的手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