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焉知非皇 > 第6章 回京(六)

第6章 回京(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宁和刘赞二人打打闹闹地来到福宁殿,拜见了承道帝。

承道帝看到二人,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二人笑道:“你们两个淘气的,舍得回来啦!”

承道帝喝了口茶,道:“小五,见过你母妃没有?”

刘宁撒娇道:“今日刚到京师,便马不停蹄地来拜见父皇了,还未曾见过母妃,不过已经派人去给母妃送去了消息。”

承道帝笑着点头道:“好孩子,先去见见你母妃,她这几日很是想念你。”

刘赞离京前,承道帝交代了刘赞些事情,现在六皇子回来,承道帝很想知道六皇子查的怎么样了,因此支开了刘宁。

刘宁高兴地笑着应道:“是,那儿臣先告退了。”

承道帝见刘宁退出内殿,突然叫住了她,道:“小五,去告诉外面的奴才,朕有事同六皇子说,他们不用进来伺候了。”

刘宁应道:“是。”

刘宁高兴地跑了出去,忽又想到了答应了江八郎要送他几百担的粮草,于是又折返回来,扒在门框上小声地提醒六皇子:“小六,你答应我的事,别忘了告诉父皇。”

刘宁看到刘赞悄悄冲她摆了个手势,便放下心来,一溜烟就没影了。

承道帝注意到二人的小动作,于是好奇地问刘赞:“小五说的是什么事?你们二人还有事儿瞒着朕吗?”

刘赞轻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是五姐见七弟在边境条件艰苦,一想到将领们都过得如此辛苦,下面的士兵们只怕条件会更差,于是动了怜悯之心,便想着要送边关将士们几百担粮草,能让边关将士们的条件改善些。”

刘赞见殿内没有了旁人,便走到承道帝面前,从袖中掏出一份账簿呈给承道帝,悄声说道:“父皇派儿臣查的晋国公与大胡来往的账目,悉数尽在这份账簿中,请父皇阅览。”

承道帝接过账簿翻看着。

刘赞继续说道:“晋国公如今调任到了京师中,已不大管永州之事,并未查到太多晋国公与大胡来往的账目。现永州的一切事务都交由晋国公世子蔡桐打理,不过世子……”

刘赞顿了顿,抬眼瞥了眼承道帝的神色,见承道帝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便继续说道:“晋国公世子倒是与大胡有些往来。”

承道帝粗略地翻过大半本账簿,听道刘赞这么说,随即将手中的账簿掷在桌子上,冷笑道:“这么厚一本的账簿,这叫有些往来?”

刘赞听道承道帝言语中带了些怒气,忙垂下头,不敢直视承道帝。

刘赞去了永州一趟,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们大江很多司空见惯的货物比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在周边诸国很是抢手,常常因量少而价格被炒得很高;同理,周边这些国家也有很多商品譬如各色各样的宝石,也在大江的这些达官显贵、世家大族中很受欢迎,也因物少而价高。

若开放边境,与周边国家互市,交换物资后再进行炒价倒卖,倒是能狠狠地赚上一笔。

原本刘赞想先用蔡桐与大胡交易这件事先试探下父皇的态度,不过现在看来,只怕父皇很难同意了。

不过这其中利润巨大,刘赞是个爱财如命的性格,还是大着胆子试一试,如若成了,那就是数不完的雪花银,若是不成,大不了就是挨一顿训斥。

想到这,刘赞心一横,壮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开口道:“父皇莫气,虽说蔡桐暗中与大胡有些往来,不过儿臣倒是从中发现了些商机,我们不如与周边国家互通互市,彼此交换些对方没有的物资,然后再高价卖到国内,大赚一笔。”

“儿臣以为,宜疏不宜堵,与其防着,这些钱终会被那些贪官污吏拿了去,倒不如让朝廷拿了,一来一部分可以用来改善边防的艰苦条件,二来也可用于弥补财政的亏空。”

刘赞说着说着,底气越来越不足,脑袋越来越低,声音越来越小,不敢看承道帝的神情。

承道帝甩着手上的珠串,思索着刘赞的话,如今自己登基二十余载,心思都放在了铲除世家大族、集中皇权上了,确实没顾得上互市这些事。

可开放互市这件事儿,先前启盛帝也想过,试行了个把月,也没见有什么收益,最后随着启盛帝落水溺亡,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国库空虚,单靠赋税已很难弥补亏空,确实应该谋求新的出路,待他收拾完这些个盘根错节的世家,再做打算吧。

承道帝收起了手中的珠串,问道:“互通互市这件事儿以后再商议吧,还有别的事吗?”

刘赞松了口气,听父皇这意思以后还是有希望的。

刘赞道:“儿臣这里倒也没别的事儿了,不知父皇还有没有其他事安排儿臣去做?若父皇没有其他要安排的,儿臣就先告退了。”

刘赞说罢,便低着头慢慢朝着殿门退去。

“站住。”承道帝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似笑非笑地看着六皇子,压迫感十足地问道:“你出去一趟收获了这些吗?没有其他要交代的吗?”

刘赞心想,他沿途私收了些官员的孝敬打点,不过父皇远在京师,又怎会知道呢?只怕现在这么说是诈自己的,只要自己守口如瓶,不多透露半个字,父皇查不到,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的。

想罢,刘赞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迷茫道:“确实没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